月眉古道

#

人文历史

古道的入口在和平老街38与40号之间的巷口,巷口上方有一横额,写着“月眉通路“。这条古道约有140年历史。


现存的月眉古道非常简短。据说是大溪市区内有一座古老的石头公。石阶路笔直向下,走至尽头,左转,不久就接月眉路,之后的古道已变成柏油路。 

 
古道的终点,进入月眉阶段,是大汉溪的和阶地,以形似月眉而得名。月眉为农业区,田畴平野,视野辽阔,充满乡村景致,气氛与大溪老街完全不同。当地居民也利用秋冬休耕时,在农地上遍植波斯菊等观赏植物,既可美化环境,又能借此以肥沃土壤。秋冬时,月眉花海迎风招展,景致怡人。去年(2005年)十一月,桃园县政府举办花海嘉年华,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月眉古道兼赏花之旅,更成为了赏心悦目的路线。


特色

古道的入口在和平老街38与40号之间的巷口, 巷口上方有一横额,写着月眉通路。这条古道将近有140年历史。现存的月眉古道非常简短。从和平老街出发,走进月眉通路的巷弄,缓缓斜坡道向下行,经过地下道, 穿过台三线公路。过地下道后,路左侧有一石头公,据说是大溪市区內最后一座古老的石头公。石阶路笔直向下,走至尽头,左转,不久就接月眉路,之后的古道已变成柏油路。月眉古道,不到5分钟就可以走完。


古道不嫌短,只怕容顏改。古道原本古朴的石板路,曾几何时,已改铺新颖的石材,成为一条现代化的人行步道。古道既短,又无古意,走这么一小段,谁会满足呢?古道的终点,进入了月眉地区。月眉,是大汉溪的河阶地,以形似月眉而得名。


月眉古道兼赏花之旅,便成為一條賞心悅目的路線。没有百花争艳的美景,倒多了乡野静趣。月眉古道,虽然无花可赏,但心情不失望,因为这里还有李家大厝可赏。李家大厝,就是著名的国家二级古迹李腾芳古厝,又称李金兴古厝。严格说来,李金兴古厝的称呼合乎事实。这间大厝是李腾芳的父亲李炳生兴建的。


李炳生当年前来拓墾月眉,创立李金兴商号,从事米穀买卖,而成为大溪富家。咸丰十年(1860年),李炳生在月眉兴建大厝时,当时李腾芳还只是一名贡生而已。李家大厝于同治三年(1864年)完工,李腾芳则是于同治四年(1865年)时考中举人。从月眉古道的步道终点,沿着月眉路前行,约十余分钟,便可抵达李腾芳古厝。这条柏油路, 也是昔日古道的一段。當年李家在月眉兴建大厝后,为方便运输货物往来老街,便开阔了月眉通路。李腾芳古厝的历史超过140年,而且保存完整,被列为古迹后经过多年的整修,民国九十三年(2004年)底时, 正式对外开放参观。李腾芳古厝以一私人宅邸而被列为国家二级古迹,而且是桃园县唯一的二级古迹,由此可见这间大厝的规模及其古迹价值。进入李腾芳古厝的外埕,便有踏入大宅门的感觉。李家大厝是属于两落四护龙的格局,大致而言, 就像是两座三合院,大三合院包著小三合院。大厝前的围墙外,有一座半月池。进入大厝,先来到外埕, 广阔的埕場上,有四座旗竿座。古代时,只有官宦或科举得第的人家才能在家门埕場上 竖立旗竿以示尊荣。李腾芳在同治四年(1865年)考中福建省举人,名扬乡里,因此李家得以在大厝前竖立起象征尊荣的旗帜。


如今,外埕上已不见旗帜及旗竿,仅存古朴的旗杆座,石座上刻写着“同治四年.. 補行甲子正科立..”,字迹犹在,默默诉说着李家曾有的光荣往事。李腾芳中举,是当年地方上的盛事,也促成了大溪的更改地名。大溪,最早的地名为“大姑陷”(TAKOHAM),是由当地平埔族人对大汉溪称呼的音译而来。后来,汉人移民以“陷” 字不吉祥,将地名改为“大姑坎”。同治五年(1866年),地方为了庆祝李腾芳考中举人, 于是将“大姑坎”更名为“大科崁”。后来,刘铭传主政时代,在大溪设置抚垦总局,积极开发山地, 于是将“科”字多加一个“山”字,改名为“大嵙崁”。至于“大溪”之名,日据时代才更改的。李腾芳古厝的外埕兴內埕之间,有矮墙相隔,左右各有一门。由外埕进入內埕,然后抵达外庭, 再由外庭进入门厅;穿过门厅,进入中庭,然后抵达厅堂。厅堂是李宅的正厅,也是李宅屋身最高之处, 供奉祖先牌位。厅堂内两侧的墙壁则书写着训诲子孙的原则,如: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 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先室传家惟忠惟孝,后人缵绪宜俭宜勤等词句。前落的门厅、后落的厅堂,构成李宅大厝的中轴线,两厅的屋脊皆都采用俊俏的燕尾造形,这也是官宦人家才得以享有的建筑尊荣。门厅、厅堂的燕尾屋脊,一前一后,因此从外埕广场望向大厝时, 两厅燕尾叠层,宛如比翼双飞,使大厝的格局更显得气势雍容。


下午时分大厝背对太阳逆光,相机难拍出大厝之美。中庭厅堂的侧分別可通往左右护龙,左右各两排护龙,有大小不等的厢房。走进弯绕的廊道, 穿梭于各厢房之间,宛如进来迷宮。两护龙之间设有天井,使大宅內不至于晦暗。大宅院內,虽然厢房多,但每个房间的开窗都有很好的采光,不禁赞叹古人建筑的巧思智慧。坐于幽宅中庭內,暂时忘了外在世界,会有种穿越光阴隧道,到了同治年间的时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