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慈岭古道

#

人文历史

车慈岭古道,那里有美丽的古树红枫。据称,古道两旁有76棵古老的枫树,为省级古树保护群。


车慈岭又名太师岭,位于浙江省东阳市千祥镇三联区光周村(原为三联镇光前村)与磐安交汇处。东径29.037237,北纬120.394235。建于清代,距今有200多年。因路两旁边有76棵百年枫树而出名,车慈岭枫树76棵。树高均在20米左右,胸径大者79厘米,小者50多厘米,树龄200余年。


车慈岭起源:据说入秋的一日孝子陆游与老母亲经过此地登上太师岭山顶往下看一片枫树林(当时小路两旁有很多小枫树并非此时的苍天古树)被此景所动,位于半山腰有一平岩石供来往的路人休息,陆游与老母亲坐在此石上赏景休息,陆游于路人提名为车慈岭,所以车慈岭被后人闻名于世。现今考之有据的作品,陆元钧(即陆宰)有:《题独秀亭》、《题安文山居》两首完整的诗和“入车慈岭”散句。陆游寓居安文时写作的诗有《别安福僧》和“非乌”散句;第二次来安文时写的有《东阳观酴醾》诗,以后应邀而撰的有《陈君墓志铭》;回忆安文的有《斋中杂兴·第六》(见《诗稿》卷之四十三)、《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见《诗稿》卷之七十)、《杂兴·第三》(见《诗稿》卷之六十六)、《纵笔·第三》(见《诗稿》卷之十八)、《行牌头奴寨之间皆建黄末避贼所经也》(见《诗稿》卷十)等。经考证,也发现有张冠李戴的,如《东阳县志》载的《螺山罗汉松》诗,署名为陆游所著。

 

车慈岭枫叶是否已红。驱车沿双徐线,到马宅镇七轶塘村,上村边的水库大坝后,约走4公里,到千祥镇的光周村光前附近,找到车慈岭古道。


据传,早年间车慈岭古道是通往台州沿海的“茶盐古道”,东阳南乡千祥、南马一带的人们去磐安、天台、仙居,都是走这条古道。有对联为证:“裕名车慈岭上通天仙下通苏杭;半岭平岩塔红枫蜜布夏清气爽。”此对联有人用毛笔字题写在古道顶风雨凉亭的墙上。“上通天仙”意为“上通天(台)仙(居)”。当我在凉亭里歇脚时,细细琢磨着这副对联,觉得“裕”或是“俗”之别字,“蜜布”应是“密布”更为宜。而“半岭平岩塔”,其实就是“半岭平岩石”,当地方言称“岩石”为“岩塔”。


古道光滑的石阶上,落满了片片枫叶,古道旁高大的枫树,在夕阳辉映下,闪着金光。曾经人来人往的古道,如今人迹罕至。在秋日夕阳中,美丽的枫叶是一种诗意的召唤。

特色

车慈岭古道,有美丽的古树红枫。据称,路两旁边有76棵百年枫树而出名,车慈岭枫树76棵。树高均在20米左右,胸径大者79厘米,小者50多厘米,树龄200余年。为省级古树保护群。


有陈氏一家看中光前村的土地为安居搬迁至光前村,原为台州磐安经光前到三联千祥永康,光前村车慈岭是“茶盐古道”的必经之路,陈氏一家老太师提修造车慈岭为方便来往商客所造,当时都是清晨往三联千祥永康赶路,待傍晚时分赶回磐安台州等地,清晨由于太阳刚出来车慈岭的一边朝东,而周边的山高并晒不到过路的人,傍晚时太阳下山车慈岭另外一边朝西赶回的商客被太阳刚好晒到,所以车慈岭只有在朝西的一边种有枫树。当时陈氏老太师修造车慈岭将造好时有一天因大儿子单独一人造路劳累中暑而亡享年76岁,所以老太师种了76颗枫树为掉念大儿子。


古道光滑的石阶上,落满了片片枫叶,古道旁高大的枫树,在夕阳辉映下,闪着金光。曾经人来人往的古道,如今人迹罕至。在秋日夕阳中,美丽的枫叶是一种诗意的召唤。沙沙作响的落叶,历经风雨的石阶。


经数百年风雨磨砺的石阶。


古道的顶端有座2006年重修的风雨凉亭。站在山顶透过枫树的枝叶,可以远远望见诸永高速公路。在车慈岭西坡的古道旁,保存了一大片树龄在几百年的古枫树。顺着弯弯曲曲的山道走下去,位于半山腰处有东阳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立的一方青石碑,依稀可以辨认出刻有“浙江省古道古树群保护碑;主要树种:枫香;数量:76棵;保护等级:III级”等字样。是省级古树保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