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山古道

#

人文历史

门槛山古道入口在雷峰村,林源公路旁。雷峰村属于大坪头村是一个自然村,有30多户人家,背靠巍巍青山,沿公路条状分布而居。村西有巨石,受过雷击,俗称雷轰岩,后依方言谐音变为“雷峰岩”,村遂名雷峰。


泽雅龙溪之水流经雷峰村,青山秀水与村庄相依存。溪流是村庄灵动的风景,村庄跟小溪在岁月的河流里沉淀着许多息息相关故事。据说上世纪的1958年,雷峰造水库,结果还未造好,堤坝就被洪水冲毁,从此就没恢复再造。当时,因为堤坝拦水,在雷峰村上游的麻芝川村家家户户进水,最后泛滥的洪水撕毁了堤坝。如今,沿溪对岸还可以看到一截当初块石垒砌的堤坝。50多年的岁月里,这段残缺的堤坝,块石发黑,显岁月沧桑,见证这段历史。


在上世纪70年代,雷峰村是在农业学大寨溪滩造田的典型。结果第二年夏季洪水一来,这些人造的田又恢复成溪滩。


上世纪80年代初,泽雅引进废塑料洗涤加工业,到本世纪2005年期间,雷峰村也成了废塑料洗涤专业村,这条溪流两岸曾密布废塑料洗涤作坊,门前的溪流变成臭水沟,鱼虾绝迹,村庄处处是白色垃圾,这个小村也成了泽雅废塑料整治的重点村。2005年,区政府下大力整治后,雷峰村的自然环境得到恢复,重现山清水秀的面貌。这对于一个小村来说是一个大事和幸事。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沉淀在岁月里的历史事件留下几多思考。


如今,雷峰村山青水秀,最美风景就在村前这条溪流。溪流边的卵石滩,卵石滩上的滩林和水竹,还有溪滩上成片的芒草,秋冬时节,芒花飞絮,那是一道最美的风景。随着林源公路的开通,宽阔的公路如一条青灰的飘带绕溪而过,为小村注入无限的活力。


特色

 苍山高 落叶锦绣 古道长

在公路边寻着古道路基,拾级而上。久慕门槛山,今终于启程登临,不由脚底生风,几步就没入山林中。抬头,前面永远是青山重重,山峰耸立,古道蜿蜒崇山间,藏在密林深处,转弯处,不见来时路,不见前行人。

门槛山古道苍古高峻,野味十足。在古道上,看山,看云,赏落叶,听风,听鸟鸣,听水声,大自然修炼的气场,绵厚大气,把人整个包容进去,而弥漫出来的清气,让人身心俱静俱清。人在其中行,就如草叶上的一滴露水,就如古道上的一片枫叶,就如山涧里一串水声,就如头顶的一声鸣啭,或者就是古道上的一块顽石……什么都是我,然后我就是我,一个新生儿一样纯真的我。

一路风景,让人驻足不前,流连不舍。苍山远,落叶锦绣,古道长,这是冬天门槛山古道的绝美景致。

前面转弯处,一条小桥横跨山涧之上,一颗“三年背”驻守桥头,从桥头到前方徐徐上升的古道上,只见红棕色的松针几乎淹没了整条古道,几点灰黑的石头若隐若现斑驳其中,更添古意悠悠。

家乡叫松针为“树毛叉叉”,很形象的称呼。松针是松树的毛发一样,“叉叉”就是松针形状,一簇分叉成两枚针,成“V”形。我想起儿时,“树毛叉叉”是最好的引火柴。在旧时,山上几乎不见松针,那时都给农人收拾去当柴火了。秋日,农村里常见农人成群结队到树林里“扒树毛叉叉”。自从煤气普及后,这些松针再也无人收拾去,倒为我们添了一道绝美景致。

蓝天下,青山间,古道铺锦绣,不知道在等谁?等衣锦还乡吗?等花轿新娘吗?还是等气喘吁吁的挑担人?或许就是等我们的吧!等我们这些寻找失落家园的人吧!山风徐来,松针还在不断飘落,一根根,继续覆盖而上。坐在这条锦绣古道上,松针落在发上,肩膀上,还有落在手上,细细的针头刺到我的肌肤。这细微的刺感,不痛,但能拨动人的神经,让我一颤,人瞬间特别清醒。这或许是大自然的一次心灵针灸,让人清醒,不要忘了回家的路。

恋恋不舍离去,走远了,还是回望。前面人在叫“赶紧来”。不由紧走起来。一个转弯,见一棵可一人合抱的老枫树,高高站立在古道一侧。枝头叶几乎落尽,剩光秃秃的枝桠在天空里。而落叶把身下的古道遮的严严实实。踩着“悉悉索索”的枫叶而上,在枫树下的石凳上坐下。低头看,红叶满地锦绣,把生命最后的灿烂演绎到极致。抬头望,天空是一幅美丽的画。这幅画,蓝天白云是背景,枫树灰黑的枝干是线条,那片独立枝头的最后一片红叶是画里最着力的一笔。这画的意蕴就是:这不是繁华落尽后的孤单吗?最终能经受地住吗?

我喜欢叶落尽后的树枝,这样我才感觉到风景的骨骼,这是经历秋的寂寥,冬的死寂的精神。

踩着红枫古道,抖落最后的繁华而上……

  空山寂 古村荒凉 竹林幽

古道在密林中蜿蜒而上,草木簇拥相随。喜欢走在古道上,享受着跟树丛、野草亲密无间的感觉,裤管擦着草丛,一路“悉悉索索”声相随,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这或许跟我从小生长在山野有关吧!

前方的古道被公路截断,公路内侧有一个石头垒砌的凉亭,粗朴简陋,通一间,三面墙,石条抬梁,亭内有石条凳可供休憩,后墙有一四方窗口。沿着公路对面的古道路基继续而上,走不多远,古道再次被公路截断,倒为我们提供了休息的时段。四顾,山高林密,白云悠闲,偶有几声鸟鸣,更觉空山寂寂。望万峰在脚下,人已在高山之巅,可前方还有壁立高峰,这就是“一山还有一山高”。

公路对面就是古道路基,拾级而上,古道一下子伸进了茂密的竹林。竹林深幽,修竹万杆,古道瞬间显得秀气雅致起来。清幽竹林仿佛就像一个碧潭,那些落满地静默着的竹叶就如潜在水底的鱼儿,而随风飘落翻飞的竹叶,就如那些顽皮悠游的鱼儿,此意境美妙极了!

走出茂密的毛竹林,接着是一片茂密的水竹林。看到水竹林,可知附近就有村庄了。毛竹和水竹同为竹子,用处可大不相同,但他们跟农家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毛竹冬春季节萌生竹笋可做为食用外,毛竹也是农家制作畚箕、竹篮、斗笠、筷子、扁担等等器具的原材料,毛竹用处之广泛,在农家可谓是万能的竹子。而水竹主要是做为当地传统造纸的原材料。

同为竹子,不同用处,但如今都遭同样的际遇,被人冷落在深山里,无人问津,无序生长,繁茂成林,遮天蔽日,却为古道添了情趣,成为古道美景。

这古道上的水竹林,真的很美。如果把毛竹和水竹的气韵相比较,那毛竹就是古代的江南男子,青衫飘逸,骨子里透着硬挺潇洒的气质,恰如一个横吹竹笛的江南才子。水竹较之毛竹秀气柔美,身材秀挺,一身碧绿青衫摇曳生姿,肌肤莹润水嫩,极富江南女子韵味,恰如一个着青罗裙,怀佩叮当的小家碧玉。

前面古道上,一棵毛竹倾倒在水竹林这边,枝干横在古道上,我攀着枝干而过,想它是不是为那边心仪的女子而倾倒呢?

这水竹林中的古道青苔遍生,潮湿滑腻,一心欣赏竹子,忘了脚下,就摔了一跤,看来是惩罚我对她的忽视。水竹林中的古道很美,如一条青蛇蜿蜒爬行在竹林间。如果你是青蛇,是不是《白蛇传》里善良的小青,这毛竹和水竹的恋情也是你牵得线吧!想到这荒唐的想法,顾自傻笑去了。

前方看见亮光,那是竹林古道的出口,光亮处看到一座民居。挺有意思,这古道的尽头是一座民居,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前面就是大坪头村了。因村在一个大的山坪上而得名。如今这村里,渺无人烟。沿这座民居旁的古道上行,就是村庄的核心地带。沿路都是废弃的传统造纸作坊,淹没在荒草里。随处可见残垣断壁,一片荒凉。前面一座只剩几堵残垣的房子,是村里捣刷用的“铁淋”碓屋。地基上荒草丛生,一座锈迹斑斑的“铁淋”还在荒草中,慢慢忍受腐烂的过程。大坪头村旧时也是家家户户从事传统造纸手艺,因山上缺水,没有条件制造水碓,村民捣刷都要担到雷峰村的大溪边捣刷。山高路远,山上纸农谋生非常艰辛。到上世纪80年代,村里通上电,就制造了用电驱动的“铁淋”用来捣刷。上世纪90年代,随着村民陆续移民下山,村里的“铁淋”也废弃了。这锈迹斑斑的“铁淋”做为纸山纸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如今存在也不多见了。

在一座民居前,终于看到一位老人在“破篾”。询问,才知,如今村里就只有一位老人还生活在村里,这个老人不是很“正灵”了。他也是住在山下的雷峰村,闲来无事,白天到山上老屋破纸篾,晚上下山。

老人说,现在山上没有人住了,你们来干什么呀?我们说,来嬉的!

 崇山峻 门槛山雄奇 野果甜

我们寻着古道,继续前行。山外有山,岭外有岭,把座座高峻的青山连在一起。古道一路向上,几乎没有平缓的段节;古道漫长,仿佛无限延伸,没有尽头。行走古道,才知山里人走出大山的那份艰难,更见山里人的坚毅,这是大山一样的坚毅品格,有多少先贤是沿着高峻漫长的古道奔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虽青山万重,古道高峻,但人心广阔,没有什么能阻碍人的脚步。今天的我们行走古道,收获古道上的美丽厚重的自然人文风光外,更是感悟到前人的坚毅精神。

崇山峻岭间,茂密丛林中,路难走,但千万不要错过大自然捧出的珍奇,那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食。秋冬季节,正是漫山野果成熟的时候。今天一路行来,一路野果吃满嘴。我是几十年没有尝到家乡野果子的味道了。家乡的野果一直在我童年记忆里,一直让我惦念,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了。满山野果解馋解渴解相思,真是一件美事。野果满山,古道行走别具野趣。

这个季节,乌溜溜的“直林”就藏在“狼箕柴”里。“直林”学名叫“赤楠”,常绿灌木,枝叶如城市绿化带种植的黄杨。因为主枝笔直,大的有四五米高,所以俗称“直林”。这种野果有核,从红紫到黑紫,食用外皮,到冬天经霜雪冻,更具甜味。儿时,家人冬天到山上砍柴看到“直林”就会折枝带回家给孩子。只要大人的柴草一到家,孩子们就会在柴堆里寻找乌溜溜的“直林”。

古道两边的草丛里还有“酸酸”,这是一种灌木,卵形齿状叶,枝头嫩叶略红。果实小而圆,成串生长,可以折枝放在嘴边扯过来,让多粒果实落入口中,这样才有嚼头,这种吃法有点像牛吃草的样子,哈哈!特爽!也可以摘下集中在手心集成一大把倒入嘴里,特别过瘾。味道酸酸的,让人口舌生津,欲罢不能。

还有一种跟“酸酸”很相似的野果,叫“和尚头”,颜色乌黑,有核,因头顶有花朵样的结痂,像和尚头顶的灸疤,而得名。

外形最美还是要算“米吸”,学名“金刚刺”。茎有刺,攀援树木,成熟后的果实球形有核,果实颜色红彤彤的,单柄支撑十余粒簇生果实,结成一个球状,像一个绣球,一条茎上连续挂着一个个红彤彤的“绣球”,煞是好看。“米吸”吃多会涩口,我们方言叫“刺口”。

这个季节,古道旁,山野上,能吃的野果太多,还有“山柑”、“糖罐瓮”等等。一路嘴巴就没停过。吃爽之余,想想现在的孩子,整天在电视、电脑和沉重的课业负担中渡过童年时光,许多山野之趣不曾领略。吃的是反季节水果和洋水果,继而担心农药污染,连水果也不敢多吃了,真是感慨万分!

时过晌午,有野果采摘和充饥,竟然不疲倦和饥饿。古道接上一片田园,蜿蜒而上。这个季节,田园上的稻谷已经收割颗粒归仓,稻禾也已经堆成草垛,只留稻茬在田园里等待来年春天。古道两旁有一丛野菊花还开放着花朵,那几朵金黄足以一扫冬的萧瑟,添了古道无限的美丽。

几座民居在田园之上,不知不觉就到门槛山村了。门槛山村,因一座山峰像门槛,山名就叫门槛山,村也就取其名。门槛山村,有6个自然村,村居散落四处,有的自然村只有几座房子。当地人形容其散落之状,说“走走还是门槛山,走走还是门槛山”。可见其地域广阔,村居稀疏散落之状。

民居后面那座像门槛一样的山峰就是门槛山了。远望门槛山,像一条巨大的门槛横在蓝天白云中,仿佛是一道天宫的门槛,雄伟,又充满无限神秘感。门槛之下是人间,迈过门槛难道就是天上的宫殿?要想迈过门槛,我们还得爬到山峰之上。继续前行,到了跟前,“不识庐山真面目”是一种遗憾。

上山已无路,循着一条前人踩出的泥路上山。山不高,弯弯曲曲绕山而上。山脚是一片柳杉林。棵棵柳杉笔直挺立,直抵天空,林间阴暗不见天日,有原始森林的感觉。穿过柳杉林,攀一段山路,一下子走到阳光里,心亮堂堂的,前面就是门槛山顶了。

门槛山之美,在于山形美。门槛山从东到西绵延几千米,像一条苍龙,在群山围起的天池里,遨游腾飞。站在门槛山山梁的中断看,就像一匹长鬃飞扬的骏马,奔跑驰骋天地间。同行的彭福云老师是门槛山人,他说,从郑家山方向望门槛山,就像一条正在爬行的天蚕。门槛山山形幻化之妙,在泽雅境内真是绝无仅有呀!

门槛山之美更在于气势。站在门槛山顶上,千峰万壑尽收眼底。眼前的连绵群山、万仞绝壁、万丈深渊都被一件墨绿色大衣罩住,显得神秘厚重,让人不知底下藏着什么样的东西,但是内心却分明感受到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直击我内心,让人惊心动魄。这力量跟电视画面里的地震、海啸一样的强大,我想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这力量让我眼前出现始前造山运动的画面:火山爆发,山崩地裂,地热横流,翻江倒海,山峰从大海中突起。站门槛山上,让我不由敬畏自然的力量。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敬畏自然的心,那人与自然就和谐了。

从门槛山山梁的东面慢慢行走到西面,仿佛在天上行走,两头都是万丈深渊。山梁的灌木从中,竟然有几朵映山红灿然开放,这让人惊诧不已。在这寒风凌厉的冬天,在这枯燥的干冬,在这冬天的高山之巅,这几朵映山红是春天开到冬天的吗?还是春天派来的使者?提早预告春天的到来,给人希望。或许映山红就是天上的仙朵,四季常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