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坪古道

#

人文历史

从龙溪到老岭段因一路上升600多米,负重上山强度稍大,但路程较短总体感觉不会很累,从老岭开始基本是平路徒步没有强度。整条线路安全、简单,没什么难度,只是部分路段有和十字峡一样的粽叶林,夏天走会有点难受。此条线路非常适合新手上路和老驴休闲。很古的时候,这里就是皖、浙两省的交通要道,在三国时期,由于吴魏的纷争不断,于是便在此筑关镇守,关高丈五,宽八尺,当时有重兵守卫,并设有了望台、阅兵台,今已废,这就是黄花关,与千秋、孔府二关齐名,多少年后的今天立于关口,你仍能想象出当年那种“兵马戎生、峰烟涌起、落叶秋风、嚎狼夜哭”的景象。道场坪相对高度有600多米,翻越它要走十里山路。明朝时,这里的商贸已经很发达,流经的商品主要有丝绸、茶叶、笋干。那时皖、浙的通婚也很频繁,而山高谷幽,常常是行路难。相传有出家人在这里筑起了十里石级山道,由于年久失修,其貌已不及往年,但从现在的石迹磨损程度仍依稀可见当年这里的繁荣。

特色

从黄花关到古道石级

道场坪又叫老岭,在很古的时候,这里就是皖、浙两省的交通要道,在三国时期,由于吴魏的纷争不断,于是便在此筑关镇守,关高丈五,宽八尺。当时有重兵守卫,并设有瞭望台、阅兵台,今已废,这就是黄花关,与千秋、孔府二关齐名,多少年后的今天立于关口,你仍能想象出当年那种“兵马戎生、峰烟涌起、落叶秋风、嚎狼夜哭”的景象。


道场坪相对高度有600多米,翻越它要走十里山路。明朝时,这里的商贸已经很发达,流经的商品主要有丝绸、茶叶、笋干。那时皖、浙的通婚也很频繁,而山高谷幽,常常是行路难。相传有出家人在这里筑起了十里石级山道,由于年久失修,其貌已不及往年,但从现在的石迹磨损程度仍依稀可见当年这里的繁荣。


拾级而上,沿途诸多景点,双郎石桥可让人想象到当年筑路的艰辛,飞龙渡河可以激发探险者探奇寻幽的决心;半山石亭让游人久步稍息;九龙争珠让往来者感受到当年的太平盛世,还有成片的国家二级树种——香果树,在阳光的直射下,它宽大的叶子在石级上留下了斑驳的阴影。路与溪相伴,溪水清而甜,可饮可濯,或急流潺潺,或缓绕奇石,缓则积潭可渔,急则飞瀑如帘。石生水中,水滴石穿,憩坐石沿,听秋风牧歌,观溪水戏足,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高山草甸论古今

在道场坪海拔近1000米的地方有一个4平方公里的开阔地,整个开阔地以黄花关为中心向南方倾斜,平地和四周的山脊组成一个巨大的“椅子”型,远观如黄山山顶,4000多亩的草甸与17座山峰及众多的低矮土丘相间而生,相映成趣,最大的成片平地有600多亩,或草或水可耕可牧。判官石下,黄花园是一块近150亩的草坪,呈10度左右向东倾斜,是理想的高尔夫球场。黄花园内怪石林立,错落有致、俯仰生姿。道场坪没有工厂的黑烟,没有机器的轰鸣,有的是鸟语花香和天高气爽,正常情况下,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3-5度,是避暑和消假的理想去处。黑沃的土壤覆盖着整个道场坪,足有20公分厚,人们怀疑是几百年前地壳运动时的海底淤泥,曾有浙江温州人尝试着种植高山蔬菜,收获颇丰,是典型的天然绿色有机食品;丰富的水资源,没有任何污染,是理想的人畜饮水,可以修造池塘,甚至建造水电站,大面积的草甸和低矮的土丘,常年绿草丛丛,很适应高山放牧。还有各种灌木,若隐若现,建造狩猎场也别有一番情趣。夏季雨后清晨,天气晴好,登高放眼四周,可见上边是万里无云,而山峰间却是雾海茫茫,云蒸霞蔚,人在雾上,浓雾时而似万马奔腾,时而如雄狮翻滚,时而像蛟龙入海,时而似绵羊群牧,而这磅礴的气势却往往转瞬即逝。


依土丘散布着各种天然植被,有成片的山楂,成熟时满山橙黄,还有莫名的花木,高高低低,应有尽有,足有两百余种,是古老而原始的百花园,开花时,如雪、如粉、如霞,与蝶舞、与蜂闹组合成一首地道的田园诗。受气候影响,道场坪上没有高大的乔木,零星的黄山松像守卫的士兵,精心呵护着赶趟的野花。


道场坪与附近的千顷池塘岭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里栖息着许多珍贵动物,有南方梅花鹿、黑麂、金钱豹等,从这里过路的人们常常可以看见结伴而行的梅花鹿到沟边饮水,有时会被草丛中突然窜出捉兔的金钱豹吓得出不来气儿。


由道场坪延伸的故事

道场坪地势险要,曾经有过驻军,据说还准备建一座军用机场,现已迁走。在黄花关遗址旁,明朝以前有一座很大的圣母祠,只可惜,昔日的喧嚣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成群的牛羊和遍山的野花,给空旷的山岭绘成了另一道亮丽的风景。


人们用传统的刀耕火种、肩扛手提创造了惊人的奇迹,演绎着无数动人的故事,从古说到今,现代的道场坪积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宛如一个待嫁的新娘,倚门期盼着迎嫁的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