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梯关古道

#

人文历史

峡谷内有人文景观明慧大师塔和虹梯关铭。塔在虹霓村,建于公元932年,塔高七米,呈方形,单檐五迭四柱式,覆钵尖锥顶。塔身是金则像,肌肉丰满,刚劲有力。四边镌刻缠枝花边,洗练大方,庄重美观。碑滩村中有虹梯关铭,全碑199个字,每字半尺见方。此碑与《玉峡关铭》同时建造,都是叙述关隘之险阻以及陈卿起义之事,是研究历史和书法的实物资料。站在梯后,虹梯关“石崖攀天”,“盘回霄汉”的之字梯形古道,依稀可见。往西行便进入碾潭沟,这是虹梯河峡谷最为迷人的地方。这里青山隐隐,溪水悠悠,峰回路转,峡清谷幽。行2.5公里,便见有二十余米高断崖瀑布直坠潭底。攀崖而上便显示出一圆形嶂谷,周围凌峭险矗,怪石林立,有南、西、北三条窄谷集结。枯水期,只有南面崖上的飞瀑流空,恰似活泼少女飘飘洒洒。瀑水依崖石斜流,几经曲折,恣意迂回,忽隐忽现,虚虚实实,又像含情脉脉的少女,牵人情肠。雨季时,三条洪峰冲出二十余米高的断崖奔腾汇合,来势凶猛,满谷轰鸣,雾气空蒙,如狂徒撒泼。再攀上南崖的峡谷,处处溪潭,怪石嶙峋。那块谷底巨石形成的石潭,像一个光滑圆润的天然浴盆,潭碧如染,石光似滑,令人叫绝。越进谷越狭窄,仿佛置身仙境,让人流连忘返。



巍巍太行山,绵延八百里,犹如一条飞舞的蛟龙,时而直插云际,时而匍匐逶迤。在其腰脊之间,隆起座座山梁,腾出道道沟壑,对中原形成一道天然屏障。自古以来,上太行入中原惟有“太行八陉”可通。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的虹梯关便是其中之一。素有“太行屏障,上党门户”之称谓。


虹梯关位于山西省平顺县虹梯关乡臭水峧村东约10公里处,地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衔接处,扼守着晋豫古道。据清康熙三十二年本《平顺县志》记载:“虹梯关在张井里柏木都,县东北。二关(虹梯关、玉峡关)俱与河南林县接壤。嘉靖八年夏公建立,有碑铭。”另据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晋豫古道碑记载:“自古上党居天之脊,如黑云之在半天,而虹梯关又如虹霓之在半天,更居上党之脊……关在万山之巅,鸟道羊肠绵亘十数里,一夫当路万夫莫开,险莫其焉。”


晋豫古道开创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古道遗迹八里梯级盘旋山道今尚存。是当年晋豫之客商行旅往来的一条主要通道。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修晋豫古道碑记载:“商旅往来几经过此者无不恻然动心,是何可以听其崎岖而不修葺之乎?因于同志之人相商计议,而四方募化,公捐布施……通共捐布施大钱壹佰肆拾壹仟伍佰文。”涉及彰德府(今安阳市)、潞安府(今长治市)、水治镇(安阳县属)、辛村镇(壶关县属)、黄辗镇(长治市郊区)、平顺县沿途村镇等商号,捐资最多者四千文,少者几百文。据此至少可以看出在清乾隆时期这条古道是彰德府与潞安府之间主要的交通要道。当地年长者仍能回忆起民国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过往客商和驮队熙熙攘攘,沿途店铺林立的热闹景象。1968年由当地群众新修了一条长12公里绕过虹梯的“挂壁公路”。经虹梯关的晋豫古道只有在臭水峧村东的小梯岭至虹梯关一带可寻。由于长期废弃不用,两米余宽的古道被荒草湮灭,只有当年过往商旅捐资修的山神庙、观音堂、石板上的防滑遗迹依稀可见。

特色

臭水峧,一个很不雅的名字,实际是一个很幽静、很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上个世记70年代修张河公路,虹梯关古道的大部分已被公路埋没了,殘存的古道就从这里开始。


当地70多岁的大爷见着游人们要行走在臭水峧的虹梯关古道,会很热心的告诉你顺着大道一直走,到前边的村再打听就行。行里许,不定会迎面来一骑车子的小伙子却告诉你另外一个消息大道远,大伙们要找的臭水峧就是刚才那个村庄。


返回去,那个老大爷见着你说不定会很是着急,非常急迫的反反复复的比划着告诉你:小道早已没人走了,长满了草,驴友们根本找不到路,要走古道只能去前边的村子,碰上人随便一打听都会给指路。假使本意要走小道,你看着老人那真诚的样子实在不忍佛了他的好意,便第二次踏上那条大路。


行二、三里,又碰一老乡,再次问路,老乡云走大路要两三钟头到小梯沟,走古道一小时就能到,从这走小路直插上去,第四个也就是那个尖尖的山头下就是古道,但此处的小路更难找。谢过老乡便沿沟向那个尖尖的山头攀去,此沟果然不好找路,才进了沟走不远就把路走丢了,而那个尖尖的山头也被面前的山包遮住了。


面前有两条沟,哪条是正“道”?先到左边的沟找了找,没有发现路,又拐到右边的沟,但走了一会儿才发现这边也没有路了。同伴说“看来路还是在左边的沟里”,建议再回到左边的沟里去。怎看眼前的梁不高,我说上到梁上看看,率先向梁上攀去,站到梁上终于看清了尖山头的位置,也看到了左边的沟里果然有条小路。


重新下到左边的沟中,又走上了时隐时现的小路,沿着小路,经过一片梯田,我们很快上到了山脊上,脚下出现一条三尺宽的沙石“大道”,从道边垒砌的石头看,这就是古道。那位指错路的老爷子来,真是让人爱、又让人恨啊,由于他的一片好心,致使得白白损失了至少一个小时时间。


再行几分钟,过一个垭口,这里变成一上一下两条道,虽是两条差不多的道,但稍加分辩还是不难确认哪个是古道的。又过两个梁子,路已由沙石路变成了台阶路,古道的特征更明显了。那台阶路有的是石块铺成,有的则是在整块石头上凿成的,虽历经千百年风侵雨蚀却基本完好。


顺古道下行不远,是一层层的梯田,这些梯田把原有的路系破坏了,古道再次变的不好找了,好在下边不远是一条大道,就是之前走过的那条饶着山走的道,于是跃下一层层梯田下到大道上。前方不远处有一个村庄,向村子赶去,半路上碰上一个农妇,一问,又走错了,前边是南北村,那古道则在来的方向。跟着农妇退回来,在农妇的指点下再次踏上古道,那道初看和田间的小路没有什么区别,但走出几步后就显出了古道的本来面目,只是有的地方几乎被草和灌木全糊死了,只有走到跟前才能看出脚下就是古道。好在这样的路并不长,不久就可以下到沟底,不远处有一处小庙,这是虹梯关古道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沟底一老乡正在整地,便介绍这正是小梯沟,虹梯关就在前边。按他指的方向顺沟走去,沟底的岩石一层层的,也许这就是小梯沟名字的由来吧。


走着走着,路分了两岔,一路不明显的顺着沟底走,而另一条较明显的走上了山梁。走在了上梁子的路,走了一会儿便感觉不对:“出山的路为了便捷一般都走沟,除非无路可走时才上梁,这条路怎么直接上梁呢?可能应该走沟里那条路”。啊哈,难道又走错路啦。快到山顶是一条大路,路边座落着一个山村。向村头正在忙碌的一个老农打听虹梯关怎么走,“就在前边。还有十多里”。正说着,一个似曾相识的农妇过来了,“你们怎么又回来了”?仔细一看,她正是那会儿给大伙指路的那个大姐,原来这儿正是南北村,看来小庙处的老乡指错了道,好像是围着山头转了一个圈又回来了,原来由于口音不同,同伴间有时不太听得懂对方的意思,错把要去的虹梯关古道当成出发地——乡政府所在的虹梯关村了。这可真是南辕北辙啊。原路返回,很快的又回到了小庙附近,这回那老乡终于听明白目的地是虹梯关古道。走过小庙,饶过几处倒塌的石屋是宽敞的大道,宽约5、6尺以上,平的可以走车,莫非这就是民谣“三里庙五里桥二十里大街道”中的大街道?走过去果不其然,只见那街右边是蜿蜒绝壁的峡谷,左边是亦陡亦缓连绵不断的山峰,路边散落着一座又一座早已废弃的石屋,这些大概是原来的驿站、饭店之类的吧。尽管时空飞转,物去人无,但还是能看出古道当时的繁华。


继续前行,路依然平坦、宽敞,只是由于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经塌毁,看着让人心惊肉跳,需要小心翼翼的过去,否则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越往前走右侧的沟越深,景越美,那沟深不可测、让人头晕目眩,那景美伦美唤、让人如醉如痴。


行数十分钟,地势赫然开朗,左侧山崖下一高台上并立着三块古碑,这就是三通碑。其中一块乾隆庚戌年修路石碑上刻着:“自古上党居天下之脊,如黑云之在半天,而虹梯之关又如虹霓之在半天,更居上党之脊,旧居平顺要地。……关在万山之巅,鸟道羊肠,绵亘十数里,一夫当路万夫莫开,险莫甚焉。商旅往来凡经过者,无不恻然动心。是何可以听其崎岖而不修茸之乎?……”生动描述了虹梯关古道之险。


过三通碑,平坦的沙石路变为石阶向下折去,此时的路宽足有丈二,显的极为壮观,与一般的山路不同,这的铺路石全是竖着埋砌的,难怪历经数百年仍保存完好。


由此再向前行二十分钟就是位居山西八大名关之一的虹梯关,“先有古商道,后有虹梯关”,虹梯关已有480多年历史了,而古商道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了,只知道20世记70年代张河挂壁公路修通前这条古道一直是连接山西河南两省的重要通道,而虹梯通汉更为是上党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