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岭古道

#

人文历史

 

草岭古道虎字碑附近的观景亭与芒草开满山头的景像

 
草岭古道据闻古代由台湾原住民平埔族逐步辟建,方便连络雪山尾棱两侧的交通。


清代以前

据《台湾省通志》记载,一位台湾原住民平埔族白兰氏首先辟建了新北与宜兰间的山路,后来的人也都循着这条路线,出入往来两地,这就是最早见诸文献上的淡兰古道。淡即淡水厅,以艋舺(今台北市万华区)为其起点。兰则为噶玛兰厅(今宜兰县),贯通山区的这条道路就叫做“淡兰古道”。由艋舺前往噶玛兰,必须经过三貂岭与草岭两座山脉,因此,淡兰古道又可分为“三貂古道”与“草岭古道”。又有一说淡兰古道是由嘉庆12年(1807年),台湾知府杨廷理所开。


清代

清朝同治年间,于同治5年调任台湾的台湾镇总兵刘明灯,就任一年后,在他走过的淡兰古道上,先后留下了金字碑、雄镇蛮烟碑以及虎字碑,即使刘明灯对当时的台湾贡献与影响不多,但也因这些古迹而被历史所记载。

1881年左右,淡兰古道是唯一由清政府认定的官道,沿途设有隘寮(募集壮丁保护行旅安全,类似现今保镖)、递铺(传递信件货物的转接站)、驿站,十分方便与安全。因此台湾先民到宜兰开垦时,大多都是经过淡兰古道;而官方巡视与交通频繁,亦造就淡兰古道上许多古迹。
 
日本文化人类学家伊能嘉矩在1897年10月8日看到虎字碑,写出以下的文字:“接近岭顶时,新路与旧道会合了。这里有一块大石,约六尺长,石面平滑,刻有草书体的虎字,笔势雄浑,右侧刻有同治六年冬,左侧也刻有台镇使者刘明灯书等几个字。这是由台北进入宜兰的越岭道在修复的时候,所建立的历史纪念物。附近没多远的地方就是岭顶,也就是基隆郡与宜兰郡的分界线。”


近代

宜兰线铁路1917年开始兴建,1919年3月24日,位于平原的宜兰=苏澳间先行通车。同年5月5日,八堵=瑞芳间亦告竣工,但由于草岭隧道工事尚在进行,此段尚不能直通宜兰线,暂称“瑞芳线”。

宜兰线全部通车前,草岭古道仍为两地间的交通要道。旅客需至邻近车站下车后,更换草鞋徒步过山。直至1924年隧道完工,列车得以直通运行才渐趋没落。

草岭周边古道经历约130年的演变,功能早已式微,今日仅存“三貂岭古道”、“草岭古道”与“隆岭古道”三段,其余路段已被铁路、公路所取代。

特色

古道途中设有凉亭、解说牌及公共厕所,于古道大里端有一处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古道游客休息与服务。若中途不休息,步道(远望坑→大里车站)依脚力约2~3小时可完成。


古道

雄镇蛮烟碑名列台湾三级古迹。于清同治6年(1867年),台湾镇总兵刘明灯为了镇压山魔所题。此碑位于草岭古道半山腰,宽336厘米、高119厘米,每字宽55厘米、高70厘米。后人有诗赞美雄镇蛮烟碑:“‘雄’危耸旁其卯星,‘镇’迫龙更抱心胸,‘蛮’气霏霏龙吸雨,‘烟’兑亨亨虎吞风。”虎字碑同列台湾三级古迹。
 靠近古道最高处之处的“虎字碑”海拔约330米,亦在同治6年(1867年),因刘明灯路经之处被风暴所阻,而取《易经》“云从龙、风从虎”之义,以芒花为笔,就地挥毫。其字宽40厘米、高1米,用草书所写。


大里天公庙

大里天公庙本名庆云宫,于1836年所建。庙中主祀由福州供奉来台的玉皇大帝,平时香火鼎盛,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九是当地庆典“拜天公”之日,会有从各地来参拜的信徒。庙下方有一大石,上有何应钦将军亲笔所题“兰阳第一胜景”字迹。目前东北角海岸国家风景区管理处,于庙内侧设有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游客简报咨询等服务。


客栈遗址—卢宅

昔日称为「大里客栈」,由于四周并无房舍,曾是道路中的重要小客栈,也是清朝时商旅在崎岖古道中途的落脚休息点,清末时因卢宅主人过世,加上草岭古道之交通用途变小,后代子孙遂不再提供商旅住宿,后由外地人整修做为居家使用,至民国六、七十年间,最后的居住者因移居他处,这座「老客栈」便荒废至今,现在只剩下围篱供后人凭吊。


哑口广场

所谓「哑口」,是位于两山交会点,自然形成的凹地,也就是地理学上所称的「鞍部」。鞍部地形时常有狂风出现与地势有绝大关系,面迎台湾北部强大的东北季风,再加上雪山山脉高山阻挡,季风沿山谷涌升,使得风势增强,终年不息。因为风势强大,使得高大的乔木难以生长,只有较低矮的芒草及地被植物能够生存下来。所以在此你看到尽是一片芒草的景观。每年从九月、十月开始,芒花必会准时抽出花穗,初时整串花穗呈紫红色,成熟后便转为黄褐色或灰白色,是台湾秋冬野外最美丽的景致之一。


草岭顶

草岭是秋日赏芒的好去处,但草岭可不是天生就这一副模样,环顾四周,接近山顶处仍有树木生长,仍可形成树林,显见这里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对树木并不构成生长限制。曾几何时,这里曾经历过森林大火,毁去了大片的森林,随着岁月的递转,森林正从山凹处努力地向山头恢复;但由于山头环境相对恶劣,演替速率缓慢,以致仍维持在草生地的状态,故名「草岭」。


白背芒

而此处的芒种为白背芒,是中国芒的变种之ㄧ,为李瑞宗博士所命名,白背芒在全省分布广泛且数量较多,一般人都会误认为是五节芒,但其实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白背芒最大的特徵是叶背带有白粉而呈现银白色,而五节芒的叶背为绿色,这是区分两者最佳的方式;也因为白背芒的叶背是呈现银白色,所以称作白背芒。芒草老熟后可当花材及捆扎作为扫帚用;叶片可编织成童玩、搭盖屋顶;芒草茎用来溷合泥土,做成土屋墙壁,而顶端嫩心可食用。


福德祠

福德祠座落于哑口处,是座石材砌成,形式古朴的小土地公庙,祠前还立有北宜两县的界碑。庙内同时供奉土地公与土地婆,颇为罕见。此跨两县百年的小福德祠,是于火车隧道开通后才建立的,因为当时行走古道的旅人渐渐少了,山路走来有一种不安全感,所以才建立了这座保平安的小祠,保护行经之旅人。


土地婆

在台湾民间的土地公庙中,除了供奉土地公庙外,有些也会配祀土地婆;但在民家的土地公则绝少配祀土地婆。这是因为一般民众认为土地婆吝啬、度量狭小,故不愿意将其请入家中供奉;而一些庙宇会供奉土地婆,是因怕土地公一个人年迈无依,故请个土地婆来作伴罢了。


据说玉皇大帝派福德正神到民间来治理百姓疾苦,由于土地公忠厚笃实而慈爱,看见穷人生活非常困苦,于是打算将财富平均分配给人类,但土地婆却加以阻止,他认为这世间本来就应该有贫富的区别,并说如果人人都富有,以后谁来为女儿扛花轿呢?土地公无言以对,遂放弃了这项抱负,也使民间出现了贫富的差别,所以贫者非常僧恨土地婆。

 
另一则传说则是土地公看见丧家的家人,在死者过世后哭得非常伤心,土地公遂起了恻隐之心,想让死者复活。土地婆又加以阻止,并说:「如果这世界,大家都长命百岁,没有生死,那将来不就变成了人吃人的世界了」。土地公一想也觉得有道理,又打消了这个念头,所以人们又怪土地婆的多嘴。
 
其实平心论之,土地婆的建议,都是合理的看法,否则社会不仅会失去分工制度,且生死轮回也会被打破。只是她的一番仗义执言,却惹来民间的万世怨道,不知何时才会有所平反。
 
土地婆又称「土地娘娘」,土地婆的造型和土地公一样,都是年长者的象徵,在其顶上结有一发髻,为中国传统妇女的模样,而土地公和土地婆非常有夫妻相,如果不仔细看或经庙祝指点,还是无法发现土地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