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宣古道

#

人文历史

宝昌桥取老头名

在经由杭宣古道往独松关的途中,有一座石头堆砌而成的古桥,名曰“宝昌桥”。这座桥是余杭与安吉的交界线,这次也得到了修缮加固。其名称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


传说从前,这座桥附近有一个看管山的老头,名叫“宝昌”,人们便称他“宝昌老头”。他十分尽心尽责,很用心地看护山上的毛竹、冬笋等资源,防止被他人偷盗。


有一次,有人到山上偷冬笋,被宝昌老头发现了,便高喊捉贼。小偷将竹子掰开,把宝昌老头的耳朵夹进掰开的竹子里。人们知道后,十分气愤,上告到衙门,小偷 受到了处罚。谁知之后,小偷变本加利,把老头吊起,烧毁了他住的茅草棚,宝昌老头为此吃足了苦头。事件越闹越大,后来,朝廷下旨,在此立了石碑,禁挖冬 笋,保护竹林。


宝昌老头过世后,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位老人,便将桥命名为“宝昌桥”。


古桥上奋战日寇

在抗战时期,在宝昌桥上发生过一场激战,村中的俞老伯又道出一个故事。


那时,百丈的商业还很薄弱,老百姓用的盐、米等日常用品,都需要到安吉递铺购买。而递铺又被日军侵占,人们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过独松关去递铺买货。


有一天,一个叫朱潮法的年轻人,打算从百丈去递铺买盐,正经过宝昌桥一带,看到前面来了一队日军,惊吓之下他躲进了旁边的柴山。岂料,这时早已得到情报,埋伏在附近的一支抗战部队与日军战斗起来。顿时枪声大作,子弹纷飞,朱潮法被吓得魂飞魄散。


战斗结束后,朱潮法才从柴山中出来,立即跑回了家。经此严重惊吓后,朱潮法病了一个多月,连眼睛都瞎了,又过不久,便离世了。


再说这场战斗,这支抗战部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奋勇杀敌,大获全胜。部队在溪口学堂召开了庆功大会,台上两边挂了对联——“掷头颅,抛骨肉,大家无非为民族”;“依垂杨,埋芳草,吾仁莫忘记忠魂”;横批为:“还我河山”。


且繁且衰留瑰宝

杭宣古道从独松关入余杭境内,途经外半山、彩坞口、百丈、泗溪、古城、白沙、黄湖、双溪、长乐、老余杭,至杭城。“独松关”因有一棵独立的“针松”而得名,与百丈幽岭关、铁岭关合称“三关”。


解放后,余杭各地修起了公路,不少古道遭损。公路交通快速发展,古道的功能和作用逐渐减小,并渐渐被人们淡忘了。在百丈镇半山村保存的这1500米的古 道,与安吉交界,是为后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宣杭古道由原始石块砌成,中间小石块,两侧鹅卵石。特别是古道上的古桥,全由石头堆砌,经考证,千余年来, 纹丝不动。古道路面被路人踩得油光精亮,足以证明行走的人员众多。


如今,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杭宣古道又一次得以修缮加固保护。千余年来,这一段古道,且繁,且衰;见证过胜利,也目睹过灾难,成为文化遗产瑰宝,更应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


《新唐书。地理志》载:“唐宝历二年(826)余杭县令瑶筑甬道,通西北大陆,高广径直百余里,行旅无山水之患。”《元和郡县图志》载,杭宣驿道从杭州北至宣州共496里,明代前设有驿站。独松关即为宋、元时期的驿站之一,是古代杭州至南京的陆路捷径和兵家必争之地。


文学巨著《水浒》中对独松关及古驿道独松岭的描述。“卢先锋自从去取独松关,那关两边,都是高山,只中间一条路。山上盖着关所,关边有一株大树,可高数十丈,望得诸处皆见。下面尽是丛丛杂杂松树-------收入得董平、张清、周通三人尸骸,葬于关上。” 


据传:三国时,东吴大将凌统曾走过独松岭古道。
      北宋宰相王安石从南京到杭州走独松岭古道到釜托寺。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也曾经过独松关翻越独松岭古驿道。
      清咸丰年间(1860),李秀成为解天京之围,战关越岭,直下杭嘉湖平原。


今山寨杨贵妃等在独松岭古道留下了一行足迹。

 


 

特色

杭宣古道从独松关入余杭境内,途经外半山、彩坞口、百丈、泗溪、古城、白沙、黄湖、双溪、长乐、老余杭,至杭城。“独松关”因有一棵独立的“针松”而得名,与百丈幽岭关、铁岭关合称“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