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红枫古道

#

人文历史

浙江文成县地处温州西南部,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的谥号为县名。该县多山,旧时交通闭塞,境内有数十条红枫古道,大会岭是其中最著名的。大会岭上起富垟村岭头自然村,下至大峃镇岭脚村,全长约十里,有4300余级。岭上有很多松树和枫树,大的有数百年树龄,合抱大树有数丈高,夏天浓荫蔽日,秋至满目丹枫,非常美丽,引来游人如织。大会岭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据传已有千年历史。瑞安县志载:清时大峃苔湖人陈庆昌单独出资800银元倡建大会岭石板路,岭上大部分路段均用花岗岩条石砌成,条石长约1.5米,宽约30公分,厚约20公分,非常整齐美观。其中一段“斗米直”有 320余级,笔直陡峭,相传挑担者要吃斗米才能上此处。
 
在通公路前,大会岭是文成重要的一条交通要道,它下经大峃镇可通温州、瑞安、上可通南田、西坑及景宁、云和等县,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担者塞途。一些热心士绅纷纷捐资建路亭、寺庙、捐田产设立茶堂,由专人负责,向行人免费供应茶水及供行人休憩。
 
明成化年间,花园人王魁金、魁珠在岭头建云亭庵和岭头亭,王魁尚在半岭岩下建佛龛和一简陋凉亭, 供过往行人休憩。清朝时云亭庵改为云顶寺,凉亭亦重新修建,并增设茶堂,免费为行人供应茶水。西坑敖里人周道亮一次担盐过岭,中暑晕倒,幸被半岭亭好心斋公所救,康复后即发愿心,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出资在半岭兴建会岭堂三间,大峃施主潘淳亦捐俸助建,洙川(今大峃徐村)吴氏众人乐助山场。周道亮还捐附近良田22石作茶堂经费用。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周之后裔继承其志,复出资修葺老堂,并在下首续建五间,塑佛像,招僧人,颇具规模。为感谢周家德行,会岭堂每年中元节盂兰盆会均送一对各重三斤的寿桃给周家,直至1949年。以后,半岭亭、会岭堂均数度修葺,今半岭亭尚存一座用规整的桃花石和青石砌凿而成的正方体古灶台,约略可见当年情景。半岭处还有元末吴成七农民起义时建造的白杨寨遗址。半岭下有景曰“流米岩”,流米助建大会岭的民间传说妇孺皆知。
 
解放后,随着交通迅速发展,大会岭已不再是往昔盛状,唯有秋天枫红时,尚有许多游人来观赏,画家、摄影家前来采风创作。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发展,文成红枫古道美名远扬。每至秋末冬初,游客便络绎不绝,大会岭也因此,其热闹远胜古时。

吊九楼

 

吊九楼属道教正一派武教,是“武教”道士特有的一种法事形式,“武教”属于道教正一派的分支派别闾山派,由该派道士世代相传,他们作法时所持的是“闾山正法”,其祖师是唐代生于福建古田县临水乡的陈靖姑(即温州民间所称的“陈十四娘娘”)。

 

历史渊源 

吊九楼是民间一种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驱魔降妖、捉鬼祛病的民俗活动,主要流行于闽东北及浙南地区,传入文成已三百多年,文成传人为西坑旁边垟人雷法有,文成地理位置较为僻远,长期交通闭塞,民风质朴,许多原生态的民俗形态才得以完整保留。吊九楼只有在“武教”道派正式收受弟子的“授箓”仪式上和“武教”道士举行求雨、禳灾等醮事时才会举行,因此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文成各乡镇主要流传“除妖”、“求雨”活动。关于吊九楼,历史记载较详,“择日设坛旷野中,叠九为台耸半空。上置两竿高于嵩,七星旗帜标西东。”(清石方洛《且瓯歌》)

 

八仙庆寿

八仙庆寿即所谓民间八仙戏,但“八仙庆寿”一名更为准确。是一折吉祥戏。分大小八仙,表演亦唱亦舞,主要借神仙聚会的热闹场面来烘托节令气氛,祈求平安幸福,文成县民间现存有20余套八仙戏剧目。

 

文成民间的八仙戏主要有“蟠桃会”、“跳魁星”、“跳高官”、“跳财神”、“拜堂”等五项演出程序和内容,其中,最精彩的是“三跳”部分。“跳高官”像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先后有“跳男高官”和“跳女高官”。“跳财神”,像一出哑剧小品,虽有固定的表演程式,但生动活泼,又不完全受程式所局限。财神头戴大帽、面具,手捧金元宝,踩“财神锣”点,双脚成大八字,双膝弯屈半蹲,一步一跳,这种表演形式可追溯到傩舞、傩戏时期。跳魁星时,魁星戴蓝面壳,踩“魁星锣”点矮步上场,左手捧斗,意斗量天下文章;右手持笔,意笔点状元,面向三方观众,连点三元,并由后场人员代为高喊:“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整个表演,舞、旋、踢等动作并用,集优美、滑稽、力量于一体。

 

八仙戏,不仅完整地保存着跳高官、跳魁星、跳财神等古戏曲中的特色表演,还完整保存着“步步娇”、“侥侥令”、“收江南”、“喜迁莺”等数十种传统曲目,对于我国古代曲目、戏曲的发展,民间戏曲演出习俗、传统戏曲表演技巧的研究和社会和谐心理的探究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畲族婚俗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是祖国56个民族的一大成员。祖先最早在广东潮州凤凰山一带劳动、生息、繁衍。由于深受历代反动阶级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欺压得他们无法生存下去,只得四处迁徙。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又被迫向粤、闽、赣三省交界山区迁移,过着原始的“狩猎”与“刀耕火种”的生活。文成的畲族是在明末清初从闽东罗源一带迁入,他们大部分以同族聚居在一起,由于迁来时间较迟,平原地区无法立足,只得栖居边远偏僻山区的深山老林里,环境环境恶劣、房屋沿山而建,很少与外界来往,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婚嫁就是他们最独特有趣的风俗,他们只在本族蓝、雷、钟、李几个姓氏内相互通婚,不与外族结亲的习俗,直到解放后才打破这种旧俗。婚姻的形式有:女嫁男方、男嫁女方、做两头亲、姑换嫂、姑舅表亲等。不论何种形式,必经相亲、订亲、娶亲几个程序,都要有媒人从中撮合,男女双方自愿才能决定。最富有情趣的是娶亲,是整个婚俗过程中最为热闹的,结婚的前一天,嫡亲眷戚陆续到男方,中午所设的酒宴叫“出门酒”,叫“嫁女酒”,宴后,长夜对歌开场,村上的女歌手与“行郎”,轿夫对歌,几声山歌一响,中堂就成了歌的海洋,一直喝到天亮为止。

 

次日早上(结婚)当天,新娘按节日单上的时辰开额整容,打扮梳妆,新娘头戴凤冠,身穿艳的民族服装,在香火神前请祖公,告示孙女长大已出嫁,保佑去男方百年,白发齐眉。新娘上轿前,在厅堂中地上焚香点烛,用苎笼倒罩,叫“留风水”。这时的新娘流泪啼哭向上辈和姐妹们告别,同时向姐妹分“姐妹包”,上轿时,由姐妹或姑嫂扶上轿、轿夫锁了轿门便起身抬。红轿抬动时,轿夫定要三进三退,这叫“退轿神”。这时村上的姐妹们一哄而上,拖住轿杠,不让轿夫抬走,以表示挽留。

 

迎亲路上,是整个婚嫁过程中,最为热闹的场景,在欢快的鼓乐声中,是前面由一头身披大红绸的耕牛踏路,前面两少年高擎一对大红灯笼,两人打对锣,一人打三眼铳,在前面鸣锣开道。接着是轿夫抬着大红花轿,媒人紧跟其旁,赤郎彩礼担随后,一路上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向男方进发。
 
迎亲队伍到达男方家,轿停在正门外,鸣铳放鞭炮迎接,姐妹们把准备好的米花、苞谷花、炒黄豆等,向前轿顶上抛散,这叫“撒轿米”。然后新娘赏给轿夫一个红包开轿门,新娘出轿由两名“接姑”牵扶,要从两人抬的米筛底下走过去、米筛表示千里眼、吉星高照。然后新娘子再从地面铺好的五只红布袋上走过、走完第五只,收来前面已走过的红布袋依次铺上,一直走到堂前行拜堂礼,这叫“传宗接代”……
 
畲族婚俗是畲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独具民族特色,并富有民族情趣的畲族文化的典范,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也是畲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明珠。
 
这种畲族婚礼,解放后就不再举行,如果不加以挖掘保护,今后会濒危失传的危险。

 

历史渊源

畲族是我国东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是祖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祖先最早就在广东潮州凤凰山一带劳动、生息、繁衍。由于深受历代反动阶级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欺压得他们无法生存下去,只得四处迁徙。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又被迫向粤、闽、赣三省交界山区迁移,过关过着原始的“狩猎”与“刀耕火种”的生活。文成的畲族是在明末清初从闽东罗源一带迁入,他们大部分以同族聚居在一起,由于迁来时间较迟,平原地区无法立足,只得栖居边远偏僻山区的深山老林里,环境环境恶劣、房屋沿山而建,大的聚居村几十户、小的仅几户或单户独住,过着贫寒的生活,很少与外界来往,他们的婚姻只得在同族蓝、雷、钟、李几个姓氏内通婚,不与外族结亲的习俗。直至解放后才打破这种旧俗。婚姻的形式有:女嫁男方、男嫁女方、做两头亲、姑换嫂、姑舅表亲等。不论何种形式,必经相亲、订亲、娶亲几个程序,其中以娶亲最为隆重、热闹。

特色

文成粉丝

文成粉丝,得益于文成的独特环境和天然气候,出产的番薯块根肥大,淀粉含量丰富。通过当地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番薯粉丝,便具有耐煮、耐炒、不糊不断的独特品质。文成特产蕃薯粉丝采用千岛湖深山淀粉精制而成,无农药、化肥污染,不含色素,保持天然本色,具有晶莹纯净、营养丰富、经久耐煮、不浑汤、不断条、柔软可口的特点。属低粮、低热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文成番薯粉丝始于清代,距今百余年,因制作方式独特,别具风味,久负盛名。
 
文成狗肉
将健康狗肉剁成小块,以红酒串沙,配入当归、桔饼、黑木耳、香菇、大茴香等佐料烩熟、色味俱佳。具具有“安五脏、补胃所、壮阳道、暖 、益气力、厚肠胃”等食疗价值。
 
之文成索面

文成索面为订婚走亲不可缺之礼品。以花园、马村垟、珊溪等地产品最有名。制法是将面粉加适量食盐(春冬含3-5%、夏秋为9-12%),做好面坯置面柜中“走透”后,拉成线晒燥,理成线绞状。索面讲究细匀为佳,吃时放开水锅中一煮,去掉咸汤,拌点佐料即可。索面富营养易消化,为群众喜爱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