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金兰古道

#

人文历史

古时道教文化盛行,金华北山当时名声在外,为浙江道教名山之一。金华北山为金华山、赤松山等山之合称。山中层峦叠嶂,清泉潺流,洞穴四布,怪石林立,主峰海拔 1300 余米,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金华北山又名长山、常山。山间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合称“金华洞”,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名曰“金华洞元洞天”;赤松山传为古仙人赤松子于此引牧羊少年皇初平修道成仙之地,故名。山上有金华观、赤松亭、“五洞十景”等自然景观及道教古迹。


“盖金华之山,横峙东西,郡城在其阳,浦江在其北,西垂尽处则为兰溪。……婺水东南从永康经郡之南门,而西北抵兰溪,与衢江合。”人在船行中,徐霞客远远望见北山“突兀天表,若负扆然,而背之东南行然。”明崇祯九年(1636年),徐霞客金华北山之行的记载尤为详实,洋洋四千余字竟然占了《浙游日记》一半左右的篇幅。


古时道教文化盛行,金华北山当时名声在外,为浙江道教名山之一。北山金兰古道位于金华市境内北部,是金华北山通往兰溪的交通要道。金华北山为金华山、赤松山等山之合称。山中层峦叠嶂,清泉潺流,洞穴四布,怪石林立,主峰海拔1300余米,面积约2.5平方公里。金华北山又名长山、常山。山间双龙、冰壶、朝真三洞合称“金华洞”,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名曰“金华洞元洞天”。赤松山传为古仙人赤松子于此引牧羊少年皇初平修道成仙之地。


徐霞客的“万里长征”中,真正的地理考察,金华北山算得上是第一站,因为北山三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徐霞客耳闻已久,正好趁此次出游一了心愿,并以地理学家的眼光审视,这是徐霞客对金华北山考察不惜笔墨的重要原因。


一条古道的文化厚度,通常要与和它有关的诗词歌赋成正比。如此,我们不得不赞叹,这又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道。袁吉《登金华山》,以“金华山色与天齐,一径盘纡尽石梯。步步前登清汉近,时时回首白云低”来描述当年北山的风光。初唐陈子昂的《登金华观》、孟浩然的《寄赤松道士》、苏轼的《卧羊山》、王安石的《山桥》等,更为金华之山光水色增辉添彩。及至近代,郁达夫的《金华北山》、叶圣陶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写得娓娓动人,饶有情趣。

特色

金华汤包
金华汤包历史悠久,素有“金华第一点”的美誉,也是我国南方小吃汤包中的佼佼者。金华汤包以猪肉皮汁加老母鸡汁制成的皮冻和鲜肉笋丁作馅,并在笼底垫以青松蒸制,故馅特鲜,汁特多,清香宜人,深得广大食客的喜爱。
 
金华酥饼
金华酥饼是一种以酥香取胜的点心小吃,形如蟹壳,两面金黄,分层如纸,咸香酥脆,食后留香,回味久长。早在1989年,金华酥饼就荣获了“省优产品”称号。如今,金华酥饼店在金华市区遍地开花,香飘四方,为各地来金客人增添了口福。
 
金华拉拉面
金华拉拉面俗称水牵面,是一种预先揉好富有咸性的面团,食时切下数条,经手工拉打,反复多次,拉成粗细适中、熟后极富咬劲的特种面条,面长柔滑,富有咬劲,鲜美开胃,经济实惠。也可制成炒拉拉面,别有风味。大众化的浇配料用雪菜肉丝或青菜肉丝,由食客任选。高档的配料则用肉片、笋片、香菇或木耳、番茄等。金华拉拉面店铺众多,城乡到处可见,故是大众化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