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分享
相遇有时,生活有光 有旧的回忆,也有新的故事...
发表我的旅居故事
本地游学活动,旅行攻略分享,民宿房东/房客故事...
本地游学活动,旅行攻略分享,民宿房东/房客故事...
黟太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沿途有亭有庙,各有风致。
丛山关人文历史明朝末年两位与丛山关生死与共的历史人物:徽州人士、抗清名将金声和江天一。金声金声,字正希,号赤壁,徽州休宁瓯山人。其父经商,常年在外。金声从小聪敏,十一岁就被父亲带到湖北投师授教。他的文章写得相当出色,备受先生赏识。但金声志向不在“大块文章”,而在定国安邦。他在崇祯元年中进士第,官庶吉士。清兵进逼北京之际,金声上书建议破格用人御敌,可惜朝上无慧眼识英才,故忿然辞职复归故里。弘光帝时擢
杭宣古道人文历史宝昌桥取老头名在经由杭宣古道往独松关的途中,有一座石头堆砌而成的古桥,名曰“宝昌桥”。这座桥是余杭与安吉的交界线,这次也得到了修缮加固。其名称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传说从前,这座桥附近有一个看管山的老头,名叫“宝昌”,人们便称他“宝昌老头”。他十分尽心尽责,很用心地看护山上的毛竹、冬笋等资源,防止被他人偷盗。有一次,有人到山上偷冬笋,被宝昌老头发现了,便高喊捉贼。小偷将竹子掰开,把
深霞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徽泾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由徽州府城至泾县。出歙县城向东北行;经吴山铺、牌头、新管、上新入绩溪县境;经临溪、雄路至绩溪县城;从绩溪县城向西北行,经高村、翠岭、镇头、浩寨至分界山(绩溪、旌德县界);过分界山,经七里铺至旌德县城;由旌德县城再向西北行,经新桥、柳山铺、高口铺、三溪铺至浙溪入泾县境;再北上,经榔桥至泾县城。全程94公里。歙绩段30公里,道路平坦,路宽6至9尺,修建慈张公路时被利用。绩溪县城至
章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方家岭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高湖山古道人文历史从休宁板桥乡的徐源村开始徒步,穿越整个村庄后,古道从茶窠地里蜿蜒而上。古道三里一亭,过二个亭至桠口,桠口有三岔路口,往下往左去沱川、理坑方向,往右去高湖山。后五里古道回环盘绕,直达高湖山的寺院。在高湖山稍做休整,我们走往下的一条古道。古道还算整齐,只是少有人行走,铺满枯黄的树叶。中途有个亭子,这里是婺源和休宁交界处,再往下到机耕路,走二华里遇第一个村庄,这里属于田岭背,可在此包车
徽昌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王街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黟祁古道人文历史 清咸丰年间,曾国藩住祁门,太平军住黟县。曾部由西武岭向太平军杨秀清部进攻,大战于此,清军损失惨重。特色 黟县城至西武岭12公里,地势逐渐上升,近岭头坡度陡峻,级级向上。沿途有路亭九座,庙宇四座,堡垒一座。堡垒设在西武岭头,石结构,跨路砌筑。西向圆门,东向方门,圆门属祁门,方门属黟县,俗称“猴子洞“、”蛤蟆洞“。推荐行程难度系数:初级户外路线 第一天 22:30乘坐2521列车,目
徽安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婺源五岭人文历史宋代大诗人方回诗曰:"山水吾州称绝奇,间生杰出当如之。不行天上五岭路,焉识人间二程诗。"诗中的天上五岭路就是指江湾至璜茅的五条古驿道。徒步五岭从江湾的一座叫新坑桥的路亭开始,首先翻越谭公岭至茗坦村,古道从村中穿插而过,爬第二座对镜岭至牌楼底村,经羊斗岭后过里官亭、外官亭,因为开了简易公路,这一段古道似有似无,间或又穿插进村庄。后经牌岭到塔坑,最后至璜茅。特色这是婺源最经典的徒步路线
塘窟古道人文历史暂无详细介绍......特色从休宁石屋坑茶厂旁的一条小径上去,全程石板路,每五里一座歇脚亭,第二亭子处在桠口位置。即: 一、沿路溪水与石板路并行,溪水的落差比较可观,有瀑可观;二、沿路有巨石耸立还有神龛以及路亭散放。
西武岭古道人文历史黟县关麓村的名字就与这条古道有关,关麓又称“官路”,直到今天仍然沿用二个名称,即“关麓”和“官路”。关麓古村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因为村子恰好处于古道(官路)旁边,直到宋元明清各朝,这里一直是官家所用的官路。清黟知县施源所撰《西武岭记》述及以路行旅输运情况:“岭距县沿二十余里,巨嶂插云,为皖省、江右要路。但米囊货,蚁聚猿攀,肩相摩,踵相接。”又有《西武岭古道》诗述
徽池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城相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洪武古道人文历史 朱元璋(1328-1398)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安徽凤阳人。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起义,在韩林儿称帝时任副元帅,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率领部队攻下南京,称吴国,废除苛政,实行屯田,接受徽州歙县石门人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并聘其为军师,先后战胜陈友谅、张士诚的割据势力,明洪武元年(1368)建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
城长古道人文历史特色
此地汇集侠骨柔肠,义薄云天,剑胆琴心的英雄豪杰 ,更有漂亮小哥哥,小姐姐江湖儿女出没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