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阳打秋千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歙县三阳镇三阳村民俗表演“打秋千”起源于明末,盛于清,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俗有:“叶村罗汉中村灯,三阳秋千传万村”之语。昔日,每逢春节及元宵佳节,为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四季平安,当地村民在三阳村洪氏宗祠、水口庙、观音阁及全村主要街道,载歌载舞举行打秋千、扮地戏、跳加官、走五猖等庆祝活动。这日,上到徽州府城下到昌化县,四面八方都来观看。打秋千,有别于单人娱乐的“荡秋千”,它有特制的秋千架,木制底盘架,下安四木轮,架腰扎二杠,丈余高,底盘架中央竖两根木柱,二木柱间支一十字架,十字架四端用绳索各悬秋千板一块,如有一秋千姑的重量较轻,则使用铁板以保持平衡。底盘架四边用细竹支起小巧玲珑、装饰精致而华美的彩篷,遮于十字架上方,底盘架雕有“如意”状精细纹饰,寓意为事事如意。秋千架停止转动时成方形,旋转时成圆形,意为天方地圆。三阳打秋千,表演角色由村族选定四名八九岁男童(1955年始用女童),各穿白、红、绿、黄色衣裤,发际插钗戴花,头顶心披一道与衣裙同色的彩绸,并饰有彩绒花一朵,脸涂胭脂花粉,扮成美丽动人的仙女模样。相传,她们乘坐飘逸的秋千,去迎接观音菩萨的到来。族人都为自家孩子被选上秋千姑而自豪,不惜花费为孩子制作服装、买首饰,尽其可能打扮得漂亮些。未选上秋千姑的孩子也不会闲着,十至十五岁的参加地戏班;八至九岁的参加站肩戏班(穿戏剧服装,站于大人肩头);二至四岁的参加行香班,手拿竹制棒香,由大人抱着走。走村穿巷时,行香班在前,站肩、地戏班随后,驮孩子的大人行进时双手抱住孩子双脚,另有一人撑红盖伞,一人执月牙形木叉跟随。队伍停下时,以木叉斜撑孩子的胸腰,供他休息。地戏队和秋千架在中间,最后是文武场乐队。秋千架的秋千板上,分别坐着四位秋千姑,腰间彩带固定在吊板索上。行进时,以锣鼓助威,众人簇拥在二腰杠边,或拉或推,驱动秋千架前进。平路边行进边转动十字架,拐弯或上路阶,改推拉为人抬。到街道开阔地或坦场,即停下秋千架,奏响管弦乐,秋千姑开始演唱昆腔、徽调时曲,主要有《普陀庵》、《八仙会》、《人间美景胜天堂》、《三月三看龙船》、《五月五戏龙舟》、《七月七银河相会》、《采莲》、《赏荷》、《采桑》等九套。间或边转十字架边唱,间或转转唱唱。只见上转如嫦娥舒彩袖而奔月,下转如花团锦簇而纷飞;音带吴侬软语,歌似出谷娇莺。1960年,三阳打秋千曾被作为独立的推陈出新节目,参加全县大汇演,获得一等奖。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Copyright BNBVISTA.COM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天下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