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味城

      回来后一直想写点什么,可怎么也……。昨天找半天才把照片弄出来,还好还有点文字的记载。否则就没了。看来不及时写下来就会消化干净的。

橄榄山一角

        2008年5月16日早上9点坐车到橄榄山。10点在主哭耶京堂(Dominus Flevit)举行了早祷与弥撒。这里人太多,搞的我连教堂里面都没进去,弥撒和早祷都是在教堂外面举行的。有关主哭耶京的圣经章节参看路加福音13:31-35和19:41-44。

 

耶稣山园祈祷时所匐的石头(在橄榄山的万国教堂内)

     有关此圣堂基督徒的传统:“天主的城,在橄榄山上瞻仰你的光华,何其美哉!”耶路撒冷宗主教索弗洛尼(Sophronius 634-638)在他的《圣地赞》(Anacreonticon 19, 18)这样写道。古代教会视耶稣有关耶路撒冷的毁灭和天地终穷的言论(玛24,谷13,路21),是他像宗徒一如自己知心挚友般所启示的救赎奥迹。这启示既与奥迹有关,自古以来教会便在橄榄山顶的一个山洞内举行礼仪来纪念此事,稍候君士坦丁大帝更在那里建了一座厄肋奥纳大教堂(Eleona,按四世纪初鸥瑟比Eusebius of Caesareal的记载)。礼仪在圣周二举行,其时“全体信友与夜间时分,齐上到橄榄山上的教堂内。到了教堂后,主教下至山洞内——这洞是耶稣惯常训示门徒的地方——拿起福音书,站着宣读主的说话”(四世纪西班牙女朝圣者埃革里亚Egeria)。十字军时代(十二世纪),在这同一教堂内,耶纪念主耶稣教导门徒念天主经/主祷文的事迹。

 

天主经走廊内的中文天主经

1910年,在离耶稣升天小堂不远处,发掘出这大教堂的部分遗迹。

 

耶稣升天堂

     在山坡上举行耶稣哀哭耶路撒冷的纪念,最早出现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可视为上述古老基督徒传统的延续。初时以地上的一块大石头作记念;自十六世纪后,改以门苏里耶清真寺(el-Mansuriyyen 1518)作纪念,该寺遗迹今日仍见于圣地方济会省的土地以北。

 

主哭耶京堂

    巴加提神父和米利克(B. Bagatti e J. T. Milik,1953-54)在属于圣地方济会省的土地上进行了重要的考古发掘,找到可纳罕时期(公元前十六至十四世纪)的古墓,和耶稣时代(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犹太坟墓,以及拜占庭至阿拉伯时代(七至八世纪)的隐修院遗迹。在犹太墓穴内发现了许多石制骨箱,当中有些附有类似基督徒的刻文和标志,可能属犹太裔基督徒。

三千年的橄榄树

    1956年在拜占庭隐修院的教堂遗址上,兴建了一间名为主哭耶京的教堂(Domins Flevit,建筑师A. Barluzzi)。祭台后面一扇半圆形大窗,可俯览耶京全境。 

圣枝堂

    贝特法革堂[Bethphage](圣枝堂)耸立於橄榄山东麓。这地方是为纪念耶稣在门徒簇拥下,及在群众欢呼“贺三纳”之声中开始荣进耶路撒冷的路程(这段路程大约用半小时)。

圣枝堂祭台间壁画

    据四世纪的记载,纪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的游行很早就开始了,且方式和现今也相仿。到了第九世纪,游行改由更远的地点开始。据载是距耶稣升天小堂约一里处,在那里耶稣开始骑驴驹。在同一地点曾有一座四世纪的教堂,纪念耶稣在前往伯大尼的路上与拉匝禄的姊妹玛尔大和玛利亚相遇(埃革里亚)。

 

圣枝堂后壁

    1876年,一位农民在当地发现了一块方形大石,上有十字军时代的图画痕迹,描绘拉匝禄复活及耶稣骑驴荣进耶路撒冷的情景。1883年,教会购得该地,兴建了一座教堂取名贝特法革。1954年,教堂经修茸后,保持原貌一直至今。

 

有十字军时代的图画痕迹的方石

    圣枝游行曾在十字军王国结束后中断多年。但在十六及十七世纪时,再由方济会重新发起。由担任圣地监护人/圣地守卫团(Custos)的方济会会长扮演骑驴进城的基督。自1933年起,游行再次以隆重方式举行,由耶路撒冷天主教拉丁礼的宗主教主持。沿途朝圣地自贝特法革堂起,途经圣衣会天主经修院、耶稣升天小堂、主哭耶京堂、俄罗斯东正教的圣玛达肋纳堂、革则玛尼山园、玛利亚圣墓及耶稣被捕山洞、斯德望殉道地,经圣斯德望门进入耶路撒冷城,最后到达羊池的圣安纳堂结束。(一路可贴的照片太多,恕不一一展出 ^_~)

 

从羊池遗迹面看圣安纳堂

参看游记耶路撒冷之第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