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在第一次游览天台的游记中,多次提到国清寺,而他几次攀登天台山期间,主要的栖身之所就是这座“千年古刹”,他还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有德行的僧人。然而,对于国清寺内的建筑布局,他却只字未提,因为徐霞客老前辈大多关注的是风景、地势、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特征,对于人文景观,多是一笔带过,很遗憾无法通过他的游记了解明代国清寺的全貌。

作为“千年古刹”,国清寺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隋唐、宋、明清。现存建筑大部分是雍正年间奉旨重修的基础,因此一进寺院山门,头一座殿(弥勒殿)的门楣落款处就有“雍正十二年”的字样。

国清寺的建筑格局是由五条南北向的轴线贯穿,东面为僧人起居的场所,西面则为修行陈列的地方,正中央的轴线,跟一般寺院一样,依次排列着主要佛殿,例如弥勒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等,殿中的格局,与一般的中国佛殿差别不大,无须在此详文赘述。

需要专门一提的,是位于大雄宝殿前的雨花殿。雨花殿前左右分立钟、鼓两楼,殿里供奉的是“四大天王”的雕像,这座殿堂在别处一般是称作“天王殿”的,而且天王殿跟前头的弥勒殿常常是同一个殿。正中供奉的是弥勒佛,背后供奉金身韦驮佛,左右两侧分别供奉“风、调、雨、顺”四大天王,对应四方。《水浒传》中曾有“鲁智深醉打山门”一出,讲的就是供奉弥勒和天王的“天王殿”(也叫“山门殿”)。而在国清寺中却有所不同,将一个殿拆成了两个殿,于是在雨花殿里,中间空空荡荡,可以过穿堂风,是不供奉任何佛像的。相传智顗法师在天台山上讲解《妙法莲花经》,讲到妙处,竟然感动上苍,下起了神话中才有的法雨天花,“雨花殿”的名字,就由此而来。

雨花殿后是寺院的主殿,即大雄宝殿,建筑结构与前面的小殿不同,高大宽敞,是重檐(两重屋檐)的屋顶。殿内的释迦牟尼铜像为明代所铸,像后则有慈航普渡群塑,跟灵隐寺的“大雄宝殿”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两侧的十八罗汉年代更早,是元代的木雕,算是殿中的“前辈”老古董了。

大雄宝殿后面,是一块更高的平台,依山势而建,与寺院的前半部分以石阶相连。隋代的国清寺,就建在这块山坡上。顺着石阶而上,是最后两座位于中轴线上的佛殿:药师殿和观音殿。观音殿的海拔位置,正好在大雄宝殿的屋檐之上,其建筑结构也类似,是所谓“重檐歇山顶”。观音殿供奉千手观音金像,殿门前的一副对联,佛理精深,写的是:“五蕴皆空,何处无真身示现;一尘不染,此中有妙相庄严”,乃是清末进士、国学大师俞樾所题。两句话正好概括了智顗法师在此讲经说法修行的事迹,也道出了“天台宗”的教义根源。

观音殿是国清寺的最高处,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国清景区的建筑群,而从观音殿也可通往寺内的其他小景点。走下殿前石阶,左手边(即东面)有个高墙黑瓦围起来的小院子,里头有一柱著名的“隋梅”,据传是智顗法师的弟子灌顶法师亲手种植,如此算来,至今也有一千四百岁了。传说隋代一名女子为了逃避当地阔少的逼婚,女扮男装藏在了国清寺,并为灌顶法师做了许多整理经卷的工作。后来阔少暴病身亡,女子离开寺院,就留下了一包梅核。灌顶法师在院内种下梅核,就是今天的这棵梅树。树前有赏梅小亭一座,一路游逛至此,正好歇息片刻。

与隋梅对应,大雄宝殿的另一侧,便是寺内藏经的妙法堂,取自阐释“天台宗”主要教义的《妙法莲华经》之名。妙法堂也是“天台宗”教派讲经说法的重要场所,类似于我们常常见到的报告厅和礼堂。

妙法堂再往前,是一条长长的廊道,中间会经过一笔“鹅”字碑。有趣的是,所谓“一笔”,却是“两碑”,这块碑分为两部分,右半边是王羲之真迹,原先的左半边已经湮没不可寻,现存部分是天台本地的曹抡用了七年时间,临摹无数碑帖,最终补写完成的。此事出自《国清寺志》,亦为国清寺的一段佳话。如今看到的一笔“鹅”,真正是浑然一体,难分真伪。

廊道的尽头,是一片开阔的大院,大院中央座落着 “罗汉堂”。天台山相传最初有五百罗汉修行,因此罗汉堂内就摆满了整整五百尊罗汉像,并且重修不久。每一尊罗汉都是雕弓细致、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徜徉其中,令人赞叹,真是一座难得一见的雕塑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