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23
虽然我自知不白,可我也没有像现在那么黑,过移民检查的时候,我一个劲儿地冲移民官傻笑,并用德语套磁,生怕他觉得一个加勒比黑妞偷了中国人的护 照,偷渡德国。而且,我的背包里偷偷装了几个热带guava(不知道中文叫什么,反正我在中国的时候没吃过,在新加坡见过,吃过,可是他们也是用英语标 的),一个劲儿地捂着,生怕香气请出海关的人,把我的水果扔掉。

先描述一下我的损失,不是古巴不安全,是我自己太糊涂,这些损失都是今天下了飞机才发现的。银行卡找不到了,问题不大,因为古巴就是中国60,70年代的 样子,99%的人都不知道有“卡”一说,所以我下了飞机就奔银行了,没有损失,花了几块钱手续费,就办妥了。可气的是我发现我照满的一张SD卡不见了,那 上面有包括哈瓦那老城贫民窟一样的1000多张照片,还有我顶着绝对烈日,不顾花容月貌在泥泞和滋溜滑的热带山林中的光辉形象。都怪我背了两个相机,没事儿瞎捣持,换包,换片,不知道搞到哪儿去了。

我们只在最后一天跑到某个海滩晒了一天太阳,(在树荫下),用老麦一句话,就是把我晒均匀了。今天下午终于抽出时间去修脚,我的修脚师说,一看我的脚就 知道这20多天没少走啊。是地是地,在60,70年代的中国出行靠什么,就靠两条腿呗。我们除了有两整天是在火车上或汽车上,一律靠两条腿啊。平均每天步 行在10至20公里之间,大部分路程是山路。够不够“暴走族”的规格?当然,还有一天骑了中国产的Mongoose山地车,44公里,结果我再也不想骑车 了,在起伏不平的山路上,我的屁股啊,第二天暴走25公里就像走在天堂里一样,什么都比骑车强,除了火车。

哈瓦那发出的长途火车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次的火车了,830公里的路程用了24小时,结果我真的24小时没上厕所,因为没去厕所就在整节车厢的尽头闻到了难以忍受的气味,我不能让我的视觉再受刺激。整列火车没有一盏灯,晚上上车,列车员对老外有特殊照顾,居然用手电帮我们找号,然后就看着她的手电光一点点地暗下去,直至消失。半夜,有老大娘直不楞登地往我们compartment进,以为是厕所,差点踩在睡在地上的法国小伙的脑袋上,还是我借着皎洁的月光看到了古巴大妈庞大的身躯,一声大喝, 把老大妈已经探进来了身子生生地给拦住了,结果那个法国小伙戴着耳塞在满车的臭气中和他温暖的睡袋里呼呼大睡。还是在太阳绝对晒屁股的时候才睁开他惺忪的 睡眼。老麦说他们的火车是德国70年代淘汰的战后生产的火车,不知道怎么会在古巴出现,后来他又说,可能是当年民主德国援助兄弟的结果。不过,他说他乘过 前民主德国的火车,设备比我们乘的火车好多了,估计这列火车继承过来之后就没修过。车是软座,有窗户没玻璃,不知道是古巴人民不喜欢玻璃还是根本就没有玻 璃,因为从他们的房屋来看,90%以上的房子都有窗户没玻璃,10%有玻璃的人家,还在玻璃上贴胶布,好像特意标明那是玻璃的样子。 长途汽车的条件就好很多,尤其是给外国人坐的。这儿的政策就是与中国70年代差不多,外国人不可以用本国人的长途车的。

不过,我不抱怨,长途车一水儿中国 宇通汽车(我以前从没听说过,在古巴长见识了),冰箱一水儿海尔(我以前还奇怪海尔出口那么多我怎么没见过了,这次又看见了),洗衣机是“金帅”(我还是 没听说过),当然,古巴人顿顿离不了大米,离不了黑豆汤,所以他们的电饭锅,高压锅都是中国产的。我的民族自豪感啊,走哪儿,都被小黑哥追着问 “china?”,我当然趾高气昂地说“Si!”可惜了我丢掉的SD卡了,里面好几张中国制造的凭证呢。

我原以为就凭我这20多天的运动加上吃不饱饭,应该减肥了。结果刚刚上秤小心翼翼地一通量,一点儿没变。真令人气馁。我从来没在旅行的时候吃不饱饭,古巴 又破我的记录了。在餐馆吃饭,所谓的主菜只有一点点,然后就是他们的米饭,和几片叶子,吃不饱就喝吧,老麦说他从没发现我是个酒鬼啊,朗姆酒调的鸡尾酒每 天要好几杯,结果有一天在咖啡店点了咖啡也是加了朗姆酒的,那可是早上8点钟。我们昨天上飞机前,老麦说他再也不想看见白面包了,也不想看见白米饭了,我 说不行,我想吃东北大米,还想吃炒菜,多多的蔬菜,最后我们同意一下飞机就去买T-Bone牛排,然后炒西葫芦,炒四季豆,总之,要炒菜,要吃大块的肉。 今年不要再吃龙虾了。(不是被惯的,实在是吃了太多的龙虾,因为实在比欧洲便宜太多,比中国也便宜,但是他们的做法太单调了,就是grill,火候不好的话搞得还有点老,但这起码可以吃饱)。


 20多天古巴人民给我最positive的印象是他们的屁股。无论男女(当然要肤色深一些的),都有极其性感并富有动感的屁股。有的人身材很差,就像怀孕 10个月的样子,可是在满街满巷的音乐声中,无所事事的人站在家门口就那么和着音乐扭动他们的屁股。Salsa等舞蹈,外人顶多有形,而他们有神。就像他们的音乐一样,都是流动在他们血液里的东西。有一天,在暴走了25公里之后,老麦说他被太阳晒晕了,不想走了,要搭车。结果我们真的就搭到了一辆车,司机 是个从西班牙来旅行的人(当然他没有语言问题),很小的车,就像奥拓。在我们上车没多久,路边又有4个人搭车,小车装不下4人,于是就上来2个人,都是深色的,5,60岁的样子,其中一个背着吉它。我和他们都挤在后排。他们一上来就和我握手,自我介绍,然后吉它手就边弹边唱了。西班牙司机对歌词很熟,对他们的音乐更熟,跟着就唱起来,唱完一首还主动点歌呢,我基本听不懂歌词,有几首旋律比较熟悉,是我的BuenaVistaSocialClub CD上的,大概知道个年代,都是他们60年代的歌曲,有点Jazz的风格,但情绪有点激昂,很有意思。

我们在一家私人住宅住的主人,每天在我们晚餐的时 候,都放上各种舞曲,然后两个人就过表演瘾。搞得我蠢蠢欲动,可是没那细胞,干着急。还有一次更绝,我们出去逛,晚了,在一家临海的露天餐厅吃饭,餐厅的东西很难吃,但是音乐很热烈,坐在那儿喝酒的本地人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闲不住了,一个个地从啤酒瓶后面晃到中间的空地上,音乐节奏更激狂了一些,有白发苍 苍的老太太和黑黝黝的小伙在一起跳很热烈,很挑逗的Salsa,只有我们这样的木头才不敢过去跟着晃,只能拿着相机过眼瘾,结果片子还没了。

2008古巴行-----12.1日至22日

今年的剩下三个星期的假期到古巴是老早就定下的,缘起电视里有一次放Buena Vista Social Club的纪录片,是那些自然的从黝黑而苍老的身体里流出的音乐莫名其妙地就打动了我,就定下了今年的旅行目的地---古巴。机票在五月份就订好,是Condor的便宜机票,更方便的是随同机票也寄来了Tourist Card,并不需要单独跑一次古巴使馆,而且无论是中国护照还是德国护照,程序上一视同仁。 等待年底度假之前听到了有关古巴的几次飓风,不知道启程之后能看到的将是什么样的废墟。充满期望的等待一点儿也不漫长,我对西班牙语还没有足够的信息就出发了,紧张之际没忘带着自学西语的笔记。

行程
12.1 法兰克福飞哈瓦那,住哈瓦那老城
12.2 哈瓦那
12.3 哈瓦那
12.4 哈瓦那
12.5 哈瓦那
12.6 哈瓦那乘火车夜车前往Santiago de Cuba
12.7 夜至Santiago de Cuba
12.8 晨车汽车Viazul前往Baracoa
12.9 Baracoa
12.10 Baracoa
12.11 Baracoa车返Santiago de Cuba
12.12 Santiago de Cuba乘Viazul汽车夜车前往Trinidad
12.13 Trinidad
12.14 汽车至Cienfuegos
12.15 Cienfuegos
12.16 汽车经哈瓦那至Viñales
12.17 Viñales
12.18 Viñales
12.19 Viñales
12.20 Viñales
12.21 车返哈瓦那
12.22 哈瓦那飞法兰克福

 入境
从各方面听到的有关古巴的消息差不多都是负面的,包括食品供应紧张,哦,不,不只是食品,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出发前特意准备了德国肘子罐头,在机场的超市里还买了4根德国香肠,以备不时之需。肘子罐头打进托运行李了,而香肠则留在手提包里。从法兰克福出境一切顺利,11小时之后,在哈瓦那机场降落了。机场的停机坪里远远地停着几架好像只在电影里见过的飞机,我不确定那是还在服役的飞机或是停在那里做模型或是当模特的飞机。机场不大,也没看见很多航空公司的名字。等候护照检查的有22个窗口,各个都开着,每条线都很长,进展很慢。等候厅灯光昏暗,空气混浊,与北京上海的机场不能比。我四处张望,在右边的墙上看到一个壁挂空调,不知道有没有起作用。 终于轮到我们了,每次只可以一个人走到柜台。我递过中国护照和填好的Tourist Card,移民官是个拉丁小伙,不苟言笑,拿起护照对着我一通比较,终于,我听到了“砰砰”的盖戳声,护照和半截的Tourist Card又回到了我的手里,而后,边上的出口门也“卡塔”一声开了,可以过去了。没想到紧接着就是安检。我还是头一次在入境而且是行李提取之前过安检,为什么,检什么呢,从飞机上下来不会有不安全的东西啊,过安检不是多此一举吗?隐约中我担心背包里的香肠,肉类一般是不能入境的,但是X光难道可以看到我的香肠吗?果然,我的背包被调了出来,打开看到我的香肠,安检人员表情平静里把他们扔进了一个空的垃圾桶,然后还给我了一张收据。 行李出得很快,没有海关检查,还好,肘子保住了。

预订的Casa Particular在哈瓦那老城,从机场除了出租车之外没有别的交通方式。Information的人可以说几句英语,问到出租车的时候,好像托儿一样地急切,“25cuc”,那个苗条但并不漂亮的小姐说,“do you want a taxi?”我在飞机上读Lonely Planet上的指南,到了老城差不多20公里,出租车应该不超过20cuc。“不”,我坚持说,就凭我学的那点西班牙语,砍价应该还可以吧,起码可以试试。

在机场的换钱处换了200欧,汇率不好,昨天上网看古巴官方银行的汇率,1欧可以换1.18cuc,但是这里只给1.12,不能多换,哈瓦那市里肯定找得到银行,明天再换剩下的。 老麦负责看行李,我跑到外面去找出租车。热带温湿的风迎面扑来,看着我身上的毛衣,世界居然这么小,11个小时就从冰天雪地的欧洲跑到一片绿油油如同夏天般的哈瓦那。门口没有像法兰克福机场外排列整齐的奔驰出租车,零零星星停着几辆又像只在电影里见过的“破车”。我定了定神,哦,有的上面有Taxi的标志,有的没有。有人围上来,“Taxi?”,在所有语言里大概都是一样的。“Cuanto es?” 我真的开始操练上西语了,然后听到的一串数字,没听懂,但不是我期望的数字。我微笑着摇头走开,奇怪,他们居然没跟着我,看来没有砍价的余地。正犹豫着,我看到一辆Hundai的Van,没有Taxi标志,但是司机坐在车里冲我点头,走过去,“Taxi?Havana Vieja, cuanto es?”司机说了一个词,我没完全听懂,但至少分出词的个数了,没有刚才的那些人说的长,看我一脸迷茫,司机用英语说了一遍,并且加上手势,明白了,20cuc。比机场的人便宜,好吧,上车。 在古巴,写地址,除了街道和门牌号之外,还要写这个门牌所处的垂直两条街的名字,这真是个好主意,由此可见街道与街道之间距离也不远。 反正是个定死的价钱,至于司机怎么绕路都不是我们关心的了。没有看到高速,甚至没有什么铺了沥青的路,司机开的完全是一条“乡间小路”。我有点担心,这是哈瓦那吗?路两边是低矮破旧的平房,红土地上有看似有意种植的香蕉,偶尔有点蔬菜地,好像有点大头菜之类的东西。不时看到拖拉机,老旧的,也有骑车人,当然,更多的是走路人。开过一个大概是汽车站的地方,有一群人在等车,黑的,白的,棕的,胖的瘦的。这是机场通向市中心的路吗?司机不会把我们劫持到某个深山老林吧?都怪我贪便宜没有找车顶带Taxi标志的车。我紧张地攥着老麦的手,而他,已经完全惊呆了。不过,他不是被我的担心惊呆了,而是被眼前的“破败”惊呆了。事实证明我是过虑了,古巴人民虽然挖空心思在挣钱,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二十多分钟之后,终于看到柏油路了,路边的景象也不像中国70年代农村的样子了,出现了楼房,出现的标语,以我有限的西语词汇,我也看懂了,xx万岁的字样出现在墙皮剥落的建筑上,奇怪,整个建筑只有刷标语的地方是簇新完整的,其他地方不是这儿破就是那儿缺一块的样子。又差不多20分钟之后,终于看到被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哈瓦那老城了。

哈瓦那

哈瓦那老城上了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可见有一定看头。可是身临其境,首先不是被那曾经的漂亮的巴洛克或是新古典风格的私宅而震撼,而是被满眼的破落而惊呆。狭窄的街道,在电影里,在今天的中国往往是游客蜂拥的用于怀旧的小城,而在这里,是实实在在生活在每一个屋檐下懒懒散散的进出的人们每天生活的空间。曾经铺过的柏油路已经坑洼不平,随处游荡的不知有没有主人的狗就在坑洼处觅食,随处可见并不需要的农家肥。许多房子已经破烂不堪,只是从残存或是锈迹斑驳的铁栏杆可以看到往昔的炫目。真的,如果时光真的还停留在80年前,或许更早一些,哈瓦那绝对是个令人炫目的城市。老城里,狭窄的街道两边一定曾经是莺歌燕舞的地方,那么集中的巴洛克繁杂精细的老房子在欧洲也是找不见的。只是,如今住在里面的人们,已经和那些繁华的建造者没什么关系了。满大街的古巴革命50周年的宣传画,我不知道在这隐约可见的旧日的繁华而今苍夷之中,革命后的古巴是更令人振奋还是像这老城一样,革命的方向对吗? 只是,我仍然迷恋老城,不是他的脏乱和破落,而是透过斑驳的外衣看他古旧的过去。每一栋房子都是高高窄窄的,从门口望去,里面好像深不可测;每一扇打开的门里都透出音乐,和和着背景音乐毫不逊色的live vocal。街上,没有形色匆匆的人群,行人,狗,三轮车,汽车,自行车都以差不多的速度使用同样的小道,男人,女人就站在自家门口悠然地聊着天。卡斯特罗送给古巴人民的难道没有“工作”这个词汇吗?

老城的对面是Casa Blanca,听起来简直太浪漫了,不是和那个好莱坞经典一个名字吗?幸好我学了点西语,说白了,就是“白家”,一点儿也不浪漫。什么东西看到实质就没有朦胧的光环了。Casa Blanca的城堡是哈瓦那的一个看点,不过我倒觉得如果受不了哈瓦那老城的热闹,Casa Blanca倒是很好的躲清净的地方。与老城的破败不同,那里有很安静别致的别墅,还有某个驻军,更有意思的是切-格拉瓦纪念馆就在高大的耶稣像下。从Casa Blanca的城堡回望哈瓦那比身历其境舒畅得多。 也许,哈瓦那只有老城比较极端,在中心区,使馆区起码有比较宽敞的马路,而马路上的沥青还没有太脱落。当然,汽车仍以喷着黑烟的老爷车为主,但可以时不时看到中国的宇通客车。卡斯特罗的语录仍然出现在各地的墙上,不知道过路的行人有没有因此而心潮澎湃的。 雪茄烟厂大概是古巴最称雄世界的工业了,车间里响着经典的古巴音乐,卷烟工们就扭着屁股,打着拍子卷雪茄,居然收入比所有其他脑力工作都高。 要说古巴人种的混杂应该不亚于美国了,可是各个人种并没有把好吃的东西带来。无论是在餐馆里还是在Casa里吃,古氏烹饪比较单调。米饭必不可少,黑豆汤也几乎顿顿有,主菜除了一点点肉,就是几片沙拉叶子,好的话会有点儿炸红薯片或是芋头片。除了吃得不是太饱之外,也对他们的烹饪技法颇有微词。荤食做法太单调,不是烤就是炸,食文化在这里没有发扬光大。 不过,“色文化”倒是丰富地体现出来了。古巴早就是欧美单身男女的“钓鱼”之地,而多情多性的古巴jineta/jineto们也对来此的单身欧美人士青睐有佳,据说,为了挣点外汇,丈夫甚至替妻子拉皮条。我没有亲眼所见,所以没有发言权。在所行22天的6个城镇,只在Santiago de Cuba最著名的Casa de Trova听音乐时看到一位背影迷死人的女子似乎在寻找猎物,但是当晚几乎都是成双成对或是跟团的游客,没能证实是不是有猎物上钩。
不知道为什么古巴如今能成为色情圣地,对“社会主义”的共和国来说,如果为了物质利益而成为色情昌盛之地无疑是给了卡斯特罗一个嘴巴,所以听说国家对色情业管制得很严,从酒店的进出可见一斑,在Casa Particular入住时,主人对引“外”人入住还是有限制的。80年前,当哈瓦那还是一片灯红酒绿之地时,就是Jinetas托起那里的繁华。 至少在我眼里,古巴的女人可以称之为美女的太少。在国际流行巧克力色的大趋势下,古巴无疑有着先天的颜色优势,白的---法国人的后裔,纯黑的----西非的奴隶的后裔,各种不同程度的巧克力色的---前两者不同比例的混血的结果,他们的美丽绝少在脸上,而是在几乎所有古巴女人共有的匀称细长的腿和高高翘起极富动感的屁股上。无论一个女人上身如何不入眼,总是有一双美腿;无论她们的臀围如何庞大,总是紧绷绷地高高耸起,并随着脚步很挑逗地上下左右扭动着。大街上随处可见挺着大肚子的女人,搞不懂是这里的生育真的那么磅礴还是女人生了孩子之后就总是载着如同可以再次利用的油车。

出行

在古巴如果依靠出租车出行,也许真的只有款爷才负担得起3个星期的假期。我们只在需要背着行李行比较远的时候才叫出租车。正规的Cuba Taxi车也是旧车,从Lada到Hundai都有,事先讲好价再上车,车上有计程表不过从来没有人用,而且价钱也是以CUC记的,与德国差不了太多。 哈瓦那老城里有Bicitaxi,就是人力三轮,不过好像是给本地人的,严格说来司机是不可以拉外国人的,但是黑灯瞎火的时候司机有时也会揽老外的生意。 哈瓦那市内交通有公共汽车,只是线路不明朗而已,价钱很便宜,也没有规定外国人可不可以用,很多车居然是中国的公交客车,都是用比索付钱的,只是多数司机会给老外自动涨价,被人揭穿也是脸不红心不跳的,比如本地人只要5毛钱,他会告诉外国人2比索一张票,当然没有票,不过即便如此,也是很便宜。出了哈瓦那城,公交车是什么样子就是不可预测的。从Santa Maria de Rosario回Guanaboaca的公交车居然是Truckbus,就是有顶棚的大卡车。途中上来老大妈居然可以灵活地随着卡车颠簸的节奏挪动她看起来臃肿的身躯并且没耽误她付钱。 在Cienfuegos马车担负起线路公交车的任务,在Baracoa人力车夫是公交事业的主力,而且天高皇帝远,没人管老外还是老内坐他们的车。在Viñales的乡下,牛车也是交通工具的一种。 长途旅行在本土人中好像很不容易,去买火车票的时候,看到每个买票的本国人都要有个介绍信样的凭证。而古巴的长途火车根本就不可以作为出行的可靠工具。所谓的时刻表只是可有可无的参照,至于事实上有没有那趟车,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到,都是未知数。并且火车的设施奇差,中国70年代的长途火车都比古巴21世纪的火车正规,专业,符合“人性”。专门赚外国游客钱的Viazul汽车就好很多,与火车比较起来就是太专业,太准点了,而且因为是中国宇通客车,所以也很舒适,至少没有不良气味充斥整个行程。 Santiago de Cuba

这个古巴第二大城市被认为是古巴的文化中心,建筑不是很有特色,但是她的老城与哈瓦那老城比较起来干净许多。老城里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屋,是许多个期待像Buena Vista Social Club一样可以找到伯乐的乐队竞相亮相的地方。但是,当她太著名的时候,也许看不到原汁原味的民族舞也听不到发自心里的音乐了,而是掺了银子的叮当声了。 这个城市还是许多场革命发起的地方,所以主要街道上有好多处跟某个革命人物有关的雕塑。

Baracoa

和周边 小城的气氛好极了,人们很朴实,casa的竞争很激烈,但是物有所值。找到的Casa只有18cuc一晚,包两个人的早餐。Casa主人尽心尽力地给客人弄吃的。住了三晚,吃了两次鱼,一次虾,做得比餐馆好,沙拉的量也多,还有新榨的果汁,只要5cuc每人。住在主人楼上,有单独的卧室和起居室,还有大露台并有可以挡雨的全“绿色”太阳伞。是本次行程条件最好性价比最好的casa。 Baracoa的Hotel Castillo建在山丘上,酒吧对着游泳池,俯瞰大海远眺El Yunque,鸡尾酒也很好,价钱还便宜。结果居然上了瘾,在古巴的日子里就靠鸡尾酒打发等车的时光。 Baracoa在夏天的飓风中遭受损失,海边的几幢房子只剩下几面墙壁,体育场也有椭圆形变成了不规则体,靠城的海边是一半埋在沙下的钢筋混凝土,有人勤奋地用手推车装载小块断壁以补家用。 沿海向北是香蕉椰子庄园,要过由木板架起的“桥”,两边没有扶手。起初是四块板拼成的,一半的距离之后变成了两块板,下面是清澈的流水,眼晕。有农民推着自行车过桥,看来自行车也会游泳。有人看见我们主动带我们去他们的种植园做客,并引领我们走到一个可以游泳的山洞。老麦居然穿着内裤就游泳了,在炎炎夏日很是清凉。我不会游泳,只在上面的洞外闲晃,被蚊子追逐。 去El Yunque的路太难走,但是I made it。先是要趟过河,湿了裤子我已不在乎了,那么热的天,出的汗也会把裤子浸湿的,可是看到水流眼晕。一手一个帅哥,终于过河了。上山4小时,气喘吁吁,离山顶有1小时路程的时候出现了个水果摊,老农削好了橙子,葡萄柚,椰子等着我们自取,又解渴又解乏,可以支撑着到顶了。下山2小时,稍没有帅哥的小手就坐一屁墩。我的Clark旅游鞋啊,被红泥染得不成样子,过河就不脱鞋了,立刻过河容易多了。可是剩下的回程路又把我的鞋搞脏了,几乎下决心扔掉。回到casa,女主人要我脱下来拿给她去清理,10分钟后,一双洗得干干净净的鞋就摆在露台上晾着了。第二天交到我手里的是干干---净净的鞋,我又舍不得扔了,穿回德国了。

Trinidad
受UNESCO资助整修过的城区真的很漂亮,是一种时光定格的老照片般的美。石子路,走着硌脚看着很有味道。而没有整修过的城区,如同古巴的其它地方,就像贫民窟。年轻人似乎无所事事,在太阳下坐在家门外,互相聊天打闹,斗公鸡,看着往来的游人,偶尔有小孩儿或老女人跑到游客前“un peso”。 Casa门前就是旅游纪念品的摊街,用西语砍价,买到一条全手织(钩)的连衣裙,老麦觉得那就是为我定做的,好像穿上它我就可以像古巴女孩一样跳性感的salsa。

Cienfuegos

法国人的味道,很整齐,干净,有很漂亮的摩尔式的宫殿,气派的Yacht Club,和海边令人无法不慨叹的别墅。海水清清,水鸟肯定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找到它们的食物。 Casa很干净,门脸不大,里面的天井很好,女主人的手艺不错。夫妇二人曾经是电气工程师和化学老师,但是还是做casa particular收入好,所以现在谁也不用操心上班,对,就在家上班,还可以赚cuc。
 Viñales

Viñales地处的山谷很有桂林的味道,是桂林的山的味道。山谷里是手工农耕,无意识的绿色农耕,耕牛犁地的景象处处可见。烟草长在地里远看像某种卷心菜。 行是主体,10,20,25公里的路在脚下一点点地成为过去。骑车路过地图上没有标明的村庄,有人跑到门口,路边,羞涩却友好地笑着,清晰的“Hola”伴随44公里的行程。

旅行中的人

以我们的旅行方式,经常碰到牛人。 在哈瓦那的casa,同时还有一位来自澳洲的女孩儿,在拉美做志愿者,教英语并帮助当地的单身母亲。在古巴只是旅行,离开古巴就去厄瓜多尔做志愿工了。她的一家人都热心助人,父母在中国某个山区或农村教小孩子英语,说中国的孩子聪明极了。

在哈瓦那的另一家casa,主人是一对男“同志”。还真是像符合“同志们都多多少少有艺术天赋”的定律。外表破旧的colonial house里面已经被他们装饰得极有艺术气息,品味非凡,而且厨艺比当地的餐馆要高超,造型也像艺术品。据说卡斯特罗恨死同性恋,而他们如今公然以这种身份和打扮亮相,看来老卡以没力气管那些细枝末节了。

在火车上碰到德国一大学教授,专门喜欢援助贫穷国家,在埃塞俄比亚呆了3个月后又跑到古巴来诲人不倦了。教授对贫穷有着超级的忍受能力,多贫穷着的人们抱着要授之以渔的共产主义和现实主义理想,有时间就往艰苦的地方跑,活脱脱一个德国雷锋。但是德国雷锋是在中国吃了苦头才走向另一个极端的。

在汽车上遇到来自前东德的一大妈,大赞社会主义的好,古巴人民如何阳光灿烂,合并后的资本主义德国如何水深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