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现场展示区A

灿烂而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等古代先民共同创造的,

黄河、长江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摇篮。

长江下游的宁绍地区先民,

从很早的古代起,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沃土上,

它以自己独立的发展演变过程,

创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河姆渡文化圈。 

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河姆渡文化的发现,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遗址里,发现了一大批具有相当发达文化标志、

建筑水平很高的干栏式木构建筑方形木构水井遗迹

水田农业种植的籼稻和粳稻遗存、原始纺织机构件、

植物维编织物、木胎漆器、象牙雕刻制品等

为代表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实物资料

和具有较高水平的原始艺术瑰宝。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范围内发现大量干栏式建筑遗迹

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底部,分布面积最大,数量最多,

远远望去,密密麻麻,蔚为壮观。

建筑专家根据桩木排列、走向推算:

第四文化层时至少有6幢建筑,其中有幢建筑长23米以上,

进深6.4米,檐下还有1.3米宽的走廊。

这种长屋里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间,供一个大家庭住宿

清理出来的构件主要有木桩、地板、柱、梁、枋等,

有些构件上带有榫头卯口,约有几百件,

说明当时建房时垂直相交的接点较多地采用了榫卯技术

河姆渡遗址的建筑是以大小木桩为基础,其上架设大小梁,

铺上地板,做成高于地面的基座,

然后立柱架梁、构建人字坡屋顶,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筑,

最后用苇席或树皮做成围护设施。

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从地面开始,

通过与桩木绑扎的办法树立的。

这种底下架空,带长廊的长屋建筑古人称为干栏式建筑

它适应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因此被后世所继承,

现今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农村,

还可以见到此类建筑。

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远比同时期黄河流域居民的

半地穴式建筑要复杂。

数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专人策划,计算后进行分类加工,

建筑时需要有人现场指挥,

否则七高八低,弯弯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

建筑技术说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现代人一样较高的智商。 




在河姆渡遗址第 2层发现一眼木构浅水井遗迹。

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

也是迄今发现的采用竖井支护结构的最古老遗存。

水井位于一处浅圆坑内,井口方形,

边长约2米,井深约1.35米。

井内紧靠四壁栽立几十根排桩,

内侧用一个榫卯套接而成的水平方框支顶,以防倾倒。

排桩上端平放长圆木,构成井口的框架。

水井外围是一圈直径约6米呈圆形分布的28根栅栏桩,

另在井内发现有平面略呈辐射状的小长圆木和苇席残片等,

可见井上还当盖有井亭。

水井的发明只有在定居生活开始才成为可能,

它证明了河姆渡时期的人已开始讲究饮水卫生


稻谷雕塑

河姆渡第 4层较大面积范围内,普遍发现稻谷遗存

有的地方稻谷、稻壳、茎叶等交互混杂,

形成 0.2~0.5米厚的堆积层,最厚处超过1米。

稻类遗存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

都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罕见的。

经鉴定,主要属于栽培稻籼亚种晚稻型水稻。

它与马家浜文化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稻谷,

年代都在前5000年,是迄今中国最早的两例稻谷实物,

也是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

这对于探讨中国水稻栽培的起源

及其在世界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河姆渡遗址孢粉资料和考古发掘材料分析,

7000年前河姆渡的气候比现温暖湿热,

平均气温比现高3-4℃,年降雨量比现多500毫米左右,

广东广西南部和海南岛相似。

在地理方面最大的差别就是遗址南面还没有姚江阻隔,

只有芝岭溪水在遗址的西南流过。

遗址的东面是一片平原,

西面、北面濒临河姆渡——丈亭——二六市大湖,

河姆渡处于湖泊沼泽、平原、草地、

丘陵、山冈多种地貌的复杂环境,

所以这里的动植物资源特别丰富,

非常有利河姆渡先民的生产、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

当河姆渡成陆地时,“工字形”地貌两翼,

余姚城区以西、宁波市西郊以东地区尚处于浅海之中,

海水涨落有规律地推动湖水升、降,

为河姆渡人的稻田创造了自灌条件,

使河姆渡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稻谷。

因此河姆渡人可以腾出更多时间、

更多劳力去建造庞大的干栏式建筑,

有时间去发展纺织、漆木器生产。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河姆渡文化繁荣的关键因素,

而河姆渡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和利用则是决定因素。

河姆渡还发现了60多种动物遗骸和多种植物果实、

木质工具等等


所有这一切,生动地反映了河姆渡人高超的技艺,

是河姆渡先民智慧的象征,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光辉篇章。



遗址现场区边的新兴景点

可供参观者休息吃饭的渡畔人家饭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