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是世界遗产评选委员会在授予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时给出的评价。

   “山不在高,在于文化积淀的厚重;泰山久已参与社会,深入人心,超越观感,成为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之地标。深居儒家风范者,首推泰山。”这是《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中,泰山当选‘中国十大名山’时专家的评语。

    虽然行前自己就为这趟泰山之行定下了‘人文之旅’的调子,但想要通过短短一天的旅程,就能充分感受和体会到上述两段评语中深邃的人文内容,那无疑是痴人说梦。因此,我和儿子把欣赏泰山上丰富的书法题刻作为此次‘人文之旅’的切入点,并贯穿于游山过程的始终。


    现在人们登泰山都较少采用从岱庙——岱宗坊——红门——万仙楼——然后购票上山的路线了,因为走这条路线到岱顶有10公里的路程,并且还要爬6300级的台阶,这需要有良好的体力和充裕的时间来作保证的,不是常人可以做得到的。我们乘坐的T106次火车,27日早晨6:00准时到达泰山,出站后先将背包寄存,接着打的(8元)到环山中巴起点站——天外村,然后购买泰山门票:一张全价票127元、一张学生票62元,外加两张到中天门的单程中巴票(30元一张),共计249元;乘上中巴车一路到中天门。至于中天门——南天门的行程,我们选择了先徒步登顶,游览岱顶结束后,再乘索道缆车返回中天门的安排。一来,上行时看景感觉比较顺;其次,回程中准备去经石峪,故要从中天门步行下山,如是考虑南天门下来时乘索道,先缓冲一下,不然一下子连续走太多的下山路,小腿会受不了,从而影响到后两天的游览。

    7点,从这里启程,开始了我们的‘书法名山’之旅

    乘坐景区中巴至中天门,沿登山道开始往上爬,8:00到达‘既雨晴亦佳’题刻;题跋:丙午首夏,冒雨登岱,宿山中。次日晴霁。书此五字,以誌胜景,天津宁世元。

8:04分,走到‘云路先声’题刻。

    大字:云路先声    跋语:宣统庚戌二月,偕乌程章君祖僖、谢君毓洙同登岱顶,伯兄宗基命摩崖题字。海盐王寀基。 此题刻刻于宣统二年(1910),字面高126厘米,宽400厘米。“云路先声”4字横列1行,字径62厘米,隶书。跋语5行,亦隶书。


   ‘山辉川媚’,光绪癸卯季春,郡守恭曾书,楷书。  此体题刻位于云步桥旁,为清代光绪癸卯年即公元l903年季春,泰安郡守恭曾题书。字体工整,苍劲有力。

    再前行不远,又见一隅有多处精彩题刻。左面:‘曲径通霄’, 道光戊戌,禹州马起予题,楷书体。 右部大字题刻‘峻岭’二字,大清光绪丁亥年,晋阳王启恩书,字径90厘米,楷书。

   ‘若登天然’, 万历己酉岁,河东史学迁书立


五松亭    

    过了‘云步桥’,可以看见上图五松亭旁岩壁上的精美题刻。

   ‘东天一柱’题刻,摩崖高120厘米,宽260厘米。大字径75×78厘米,系清光绪丙午年(公元l906),吴廷斌题书,楷书体。  

   ‘抚松盘桓’题刻 ,摩崖高126厘米,宽285厘米。大字径60×60厘米 光绪己丑年(1889年)上巳,长白裕德题书,楷书体。


    继续上行,8:43终于从相机的取景器中捕捉到了一丝景色——泰山迎客松

    在十八盘起点远望南天门。泰山一路登山道景色实在是单调了一点,无奈只能频频请出儿子做前景,来充实点缀一下画面。

   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之魂


    经过2个小时登攀,终于从中天门上到了南天门



从岱顶天街望泰山象鼻山

    登上主峰岱顶,方才见到了花岗岩高山地质构成的美景特征——坡陡谷深、群峰雄伟。图片画面:岱顶眺望凤凰山

从岱顶天街眺望‘碧霞寺’和‘气象台’

    碧霞寺的钟楼。人们喜欢站在楼前那些花岗岩巨石上,或静心观赏、或激情呐喊,尽情感受着诗圣杜甫千古绝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并抒发自己心中的快意。

    过了天街,来到玉皇顶前、平顶峰下的大观峰,这里是泰山历史摩崖题刻形式最丰富集中、内容最精彩的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刻着唐玄宗《纪泰山铭》的那块唐摩崖碑了;碑高13.3米,宽5.7米,刻序言、铭文及额款共1008个字,是唐玄宗东封禅泰山的纪事碑。整个碑“文词雅训,隶书遒逸,碑刻体伟幅巨,金光夺目”。大观峰往西是云峰,缘于常有云雾笼罩而得名。今云峰上有康熙帝题“云峰”,其下有乾隆帝诗刻《夜宿岱顶作》。 大观峰和云峰上题刻遍布,重重叠叠,“天日苍茫”、“呼吸宇宙”、“置身霄汉”、“青碧丹崖”等大字与《纪泰山铭》辉映;历代众多名流题刻历历在目。

    “云峰”题刻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皇帝题书。摩崖高130厘米,宽270厘米,“云峰”2字横列,字径100厘米,楷书。 其下为乾隆皇帝诗刻《夜宿岱顶作》。 攀跻凌岳顶,仆役亦已劳。 行宫恰数宇,旧筑山之坳。 迥与天为邻,滃然云作巢。 依栏俯岱松,凭窗眄齐郊。 于焉此休息,意外得所遭。 恭诵对月诗,徘徊惜清宵。    其二     傍晚云雾收,近霄星斗朗。 天籁下笙竽,松花入帷幌。 神心相妙达,今古一俯仰。 始遇有宿缘,初地惬真赏。 清梦不可得,求仙果痴想。 隆戊辰二月晦夜宿岱顶作,御笔。 此二首诗刻于乾隆十三年(1748)。摩崖高500厘米,宽300厘米,诗文共8行,满行17字,字径17厘米,行书。

    “与国咸宁,体乾润物”,刻于乾隆十三年(1748)。字面高270厘米,宽100厘米,字径52厘米,楷书。

    置身霄汉’题刻,由山东布政使吴廷斌题刻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字面高130厘米,宽130厘米。

“青碧丹崖”题刻


碧霞寺

孔子庙

拱北石

    ‘拱北石’,又称‘探海石’,位于日观峰下,因它向北探伸,故而得名。‘拱北石’是岱顶著名景点之一,常用来作为泰山的logo。石长10m,宽3.2m,厚1.5m左右,以前曾见过人们站在‘拱北石’上,迎接东方升起的太阳的画面,很震撼。如今,石的周边已加装护栏,不允许攀登了。


泰山日出

    泰山观日出向来为人们所称道,以往想看日出的游客会选择在山上住上一晚,而年轻气盛的朋友更乐意采用半夜即开始爬山、日出前登上岱顶的方法。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要看到如画面上那样动人的日出场面,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再说我们这次泰山游的基调是关注人文,看日出也就不在节目安排之内了。尽管如此,岱顶日观峰玉皇顶、拱北石旁的平台等都是极好的看日出的位置,这里的场地和视野之开阔的确是其它地方无法与之相比的。


    玉皇顶下“五岳独尊”题刻受到了游客的尊崇,想与之合影留念人都排起了长队,我们避开了热门,选择了这里

    玉皇顶汉武帝无字碑左侧,郭沫若诗题刻:“夙兴观日出,星月在中天。飞雾岭头急,稠云海上旋。晨曦光晦若,东辟石巍然。摩抚碑无字,回思汉武年。”  诗好、字更佳,不愧一代宗师英名。


小结  

    从登上南天门算起,我们在岱顶共逗留了3个小时。期间还在岱顶的神憩宾馆用了午餐,午餐是自助餐,每位60元,可选冷热菜品种各自都有十多种,主食有米饭、煎饼、馒头、花卷等,菜肴的口味尚可(毕竟是四星级宾馆啊);所以,除了饮食卫生有保障外,从宾馆餐厅所在的地理位置、看周边消费性价比(岱顶一个煎饼夹大葱买到了10元)、以及和国内同样海拔高度的其它风景区相比(08年在黄山光明顶,儿子75元吃一盆蛋炒饭,记忆犹新),60元的定价应该可以接受,至少吃得饱、吃得卫生安全不会有任何问题。饭后折回南天门,然后乘索道下山,单程每人票价80元,真的感觉有点贵,好像行程也不比人家长哎,为何要多出20、30元?下行途中景色缺乏吸引力,至少对孩子而言。收起相机,闷头走路,来到经石峪的岔口,拐进去转了一圈,发现就我们两个游人,可见平日里来此一游的游客寥寥,我俩对这里溪床上刻写的《金刚经》也无心细看,走马观花般的就此匆匆与“大字鼻祖”告别。总共用了两个半小时,从中天门走回到了红门,至此我们的泰山之旅也就结束了。

    泰山归来,心有所感。泰山虽高,犹有极顶;十八盘虽累,不难挑战;有志登攀,终能到顶。然泰山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丰富的宗教,则深不及底,欲探明白,决非朝夕之功可及,只有留待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