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抵达不丹帕罗机场已经快天黑,我们直接驱车前往57公里外的首都廷布(短短的路程因为是山路也开了1个多小时)。直到隔天早上,我们才有机会看清楚廷布的样子。被绿意环抱的首都,一点也没有首都的样子——那就是我们对城市的既定印象。不丹的独特,从这里开始。

廷布位于不丹西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高处于2,400米的盆地之中,临近旺河河谷(Wong Chu),人口大约7万,1962年才正式成為不丹首都。

金身大佛像居高临下守护着廷布城。

我们在不丹的第一个景点,就是位于Dochu La隘口(3050米)的Druk Wangyal佛塔。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壮丽景色,还可以看到108座佛塔,也被称为”楚克旺耶纪念碑“,纪念碑建于2005年,为了纪念在剿灭不丹南部阿萨姆反政府武装中丧生的不丹人,同时也祈祷世界和平。。

不丹南部居住了许多尼泊尔人,1980年代末,不丹政府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强制所有不丹人在出席正式场合时必须穿上不丹国服,课程也取消了教授尼泊尔语,此一政策引起了尼泊尔人的不满。尼泊尔人无法融入并认同不丹,政府于是开始遣散一些尼泊尔人回国。同时印度大吉岭库尔卡民族解放战线呼吁在印度东北部及不丹的南部地区建立库尔卡自治区,严重威胁了不丹的领土主权,为此第四任国王率军南下,在短时间内将游击队驱逐出境。为了纪念在剿灭不丹南部反政府武装中丧生的人,Druk Wangyal2005年建造了起来。

纪念一场杀戮的佛塔,难以让人想象不丹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国,也有强横的一面。

继续上路,沿途不曾离开过绿意,那些传统农舍,依在总是被云烟覆盖的山岭,看起来不丹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巨大的Eco Resort(生态度假区)

开花的仙人掌。

开花的仙人掌。

开花的仙人掌。

路上还看见长着黑脸的长尾叶猴,据说看见这种猴子,就是遇到幸运之神了。

不丹最长的“宗”Trongsang Dzong。在不丹,每个县城都会有一个代表性的“宗”,那是集寺庙、行政中心和防卫作用的建筑物。这些类似城堡的“宗”,全部是木石结构,而且没有用钉子等构建,却可以历经数百年而巍然屹立。

连续几天下雨,路上遇见泥石流,我们无法前进了。

这位队友在碰见泥石流的当儿,还可以好整以暇地看书,真是临危不乱。

不丹境内到处是树林,瀑布泉水自然少不了,有些还被誉为圣水,我们当然不放过喝一口圣水的机会啦。

沿途看见的瀑布。

不丹小女孩。

和尼泊尔的Boudhanath佛塔相比,不丹境内最大的Chendebji佛塔在体积和面积上,都显得小很多。Chendebji Chorten是尼泊尔式的佛塔在不丹境内少见据说是几百年前一个喇嘛为收服一隻恶魔而在这裏建这座尼泊尔式八眼佛塔旁边还有一个较小的传统不丹式的佛塔 是太王太后所建的着名的不丹电影旅行者与魔法师曾在这裏附近取景並在附近的石坡下留下壁画也成为一个景点

Chendebji佛塔

Chendebji佛塔

写满经文的墙壁。

这些像盛在小杯子的雪糕的东西叫“察扎”,是逝者的遗体火化后留下的一小部分骨灰做的。这些“察扎”有些摆放在佛塔周遭,有的就放置在路边,作为先人给后人的保佑和祈福。

天色真好,来张全体照吧!

不丹是幸福之国,你们要幸福哦!

继续上路,永远是不断的蜿蜒山路,以及大片的绿林。

在不丹的几天,老是被这种云雾袅绕的氛围笼罩,让人感觉来到了蓬莱仙境似的。

不丹会不会是全世界最大的“氧吧”?不丹的环境保护政策,成效显著。

吃午餐时间。在这样的餐厅用餐,胃口肯定大开!

不丹也有类似Paku菜的蕨菜。

不丹最代表性的食物就是奶酪辣椒——Ema Datshi。这种青色的尖椒,配上浓郁的奶酪烹煮,吃得大家一头汗一身热,又辣又好吃!

吃饱,我们要去踏青了!

踏青的地点是Lobesa,穿过稻田,就是Chimi LhaKhang寺庙。切米拉康是喇嘛朱卡库拉的堂兄为纪念他降伏恶魔而建的寺庙。喇嘛朱卡库拉是被不丹人广泛尊崇的圣人,称之为癫狂圣贤,他的佛法教义贯穿了美酒、美女,很多他的信徒以和他交欢为荣耀。

传说喇嘛朱卡库拉降伏了多雄拉山口一个变化成狗的恶魔,然后将这个恶魔埋葬于此,切米在不丹语里的意思正是“无狗”,表示永远不要有这样的恶魔再出现。朱卡库拉本身是一种强盛的繁殖力的代表,据说无子女的妇女来此朝拜后便可怀孕寺庙里面的喇嘛可能用代表朱卡库拉**的骨雕和木雕器物敲击你的头,这是对朝拜者的一种赐福

这是个插秧的季节。

老兄,你穿这样的T恤,究竟想表白什么?

在农田工作的农民。

稻田也见经幡飘扬。

踏青时遇到一所学校组织郊游,同学们手拉手在绿茵中唱着歌曲,我们忍不住加入了他们。

一起跳舞唱歌。

转圈再转圈,唱出欢乐,舞出喜悦。

Chimi LhaKhang寺庙望向村庄。这个Chimi LhaKhang寺庙,是喇嘛朱卡库拉(Lama Drukpa Kunley)的堂兄为纪念他降伏恶魔而建的寺庙。喇嘛朱卡库拉是被不丹人广泛尊崇的圣人,称之为癫狂圣贤,他的佛法教义贯穿了美酒、美女,很多他的信徒以和他交欢为荣耀。

小喇嘛在寺庙的草地上玩足球,这一幕不尽让人联想到不丹导演Khyentse Norbu拍摄的《高山上的世界杯》(The Cup)。

流过LobesaPunasang河,是不丹第二长的河流。

一群穿着红袍的喇嘛正走在回寺庙的路上。

踏青结束,我们要走出一个叫Misina的村庄。这个村庄,拥有许多画了阳具的壁画。如果了解了癫狂圣贤传教的方式,就是纵欲纵酒的独特佛法教义,再看到这些“阳具”,就不难理解不丹人对**的崇拜了。阳具在不丹是吉祥的象征,只是我们的女队员一看到这些“吉祥物”,就难耐澎湃激动的情绪!

太“性”福了!

壁画有阳具,纪念品也少不了阳具。

告别短暂的“性”福之旅,回到酒店休息。每一次,一到酒店,队员们首先要拿wifi密码,然后就埋头网络世界了。这是Punakha的酒店,让人们可以坐在庭院中上网,想得真周到。

在不丹,每个县或重要谷地都会有“宗”的设立,而普那卡宗则被誉为是不丹最美的宗。不丹人相信但凡两条河或两条路交汇,即是圣灵集中地,普那卡宗于两条主要支流母亲河(MoChu)和父亲河(PhoChu)之间,流水淙淙,显得格外宁静。

走过木桥,就进入普那卡宗。

不丹人每次进入“宗”,都会额外披上一条正式的披巾——kabney,以示尊敬。不同地位和阶级的人,会披挂上不同颜色的kabney,比如普通百姓是白色,国王是黄色,官员是蓝色或红色等。

爬上陡峭的楼梯,进入普那卡主殿。

寺院的石砌高墙以白色粉刷,顿时成为我们“主题拍摄”的背景。

主题拍摄”不缺模特儿。

我要带你飞向幸福的未来!

看我们玩得尽兴,原本腼腆害羞的不丹导游最后也“下海”了!

普那卡宗里头一景。

回到首都廷布,参观汪克三世纪念塔(MemorialStupa of 3rd King),那是第三世的母亲为已故三世国王所建的佛塔。不丹第三任国王——晋美.多杰.旺楚克(Jigme Dorji Wangchuk),被尊称为不丹现代化之父。

纪念塔有许多前来朝拜的信徒。

不丹男人。

不丹男人。

不丹男人。

走出纪念馆,我们到廷布市区闲逛。不管是建筑还是人,都保留了传统。

广场一角,宗教气息是遍布每个角落的。

很多人以为不丹人只能穿传统服装,其实只要是休闲时间,他们可以任意穿任何服装,而追求潮流的不丹年轻人,也越来越多。

售卖高跟鞋的商店。

小孩在巴士上和我们打招呼。

不丹是个没有交通灯的国家,首都廷布也不例外,在这条主要大街,可以看见交通警察在指挥交通。据说廷布曾经设立过交通灯,只是汽车都不理会交通灯的指示,后来就被拆除了。

糕饼店。

小学生上学都会手拎一个篮子,里头装的是家人为他们准备的饭盒。

廷布大街一景。

傍晚时分才开放的廷布宗。现任国王Jigme Khesar Namgyel Wangchuk在里头办公,游客只能等国王下班了才允许入内参观。扎西确宗是不丹久负盛名的佛教寺院,同时也是首都廷布的政府中心。它始建于13世纪,海拔2500米,庄严的矗立在旺楚河西岸。扎西确宗是现任国王的办公场所以及内政、财政部门所在地,也是宗教首领和中央宗教机构的夏季驻所

廷布宗的对面,是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傍边,那栋被树林围绕的小别墅(右下角),就是皇宫。当我们的队员看见这样小的皇宫,更是对现任国王的朴实和亲民另眼相看,女队员对他的"爱慕之情"也顿时提升。

不丹国王迎娶平民女子的事迹,在不丹被传为佳话,同时也受世界瞩目。楚旺克国王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王,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他秉承其父早在1970年代就提出的理念,认为國民幸福總值比国内生产总值更重要,经过数十年的规划,终于在近几年成功制定了一套相当繁复的“幸福指标”,施行于全国。

到处都可见国王和皇后的肖像。这位年轻英俊的国王,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粉丝,当中女性追捧者占多数。我们团里就有一位女队员,每天发梦能遇上国王。而这是有可能的,因为国王喜欢骑自行车、打篮球,作风很亲民,随时有在街上遇到陛下的可能。

不丹的国兽羚牛(Takin)。这种頭似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驢的动物,俗称“四不像”,是不丹一级保护动物。

传说,癫狂圣贤Drukpa Kunley在一次传法中将信中供养他的牦牛肉和羊肉吃完后,将羊头骨放于牦牛骨上面,施展法力,活生生的羊头牛身野兽就立地而起。

参观比较少见的女尼庙。

正在做早课的女尼。

廷布的国家绘画和艺术学院,传授各种传统艺术,如雕刻、绘画、缝制、绣花等,每个科系的修读时间长短不一,缝纫一般2年,雕刻就要5年。

学生细心地学习雕刻。

这些作品是高年级学生的作业。

绘画班。

绣花班。

下课有人会敲钟提示。

下课时间学生都集合到庭院聊天。

离开廷布前,我们到邮政局去寄明信片。不丹邮政局有一个很窝心的服务,那就是让人可以制作自己喜欢的邮票。你可以将自己的肖像,或任何你喜欢的图片,提供给工作人员(现场也有拍摄服务),他们就会为你制作独一无二的邮票。一套邮票,不到3美金,可寄出6张明信片,非常划算。

从廷布前往帕罗路上,来一段吊桥之行。

恐惧过吊桥的女队员,获得我们男队员的“细心关照”。

勇闯大吊桥!

过了桥,有一个平台让人可堆积玛尼堆。导游说,在此堆积玛尼堆,可以聚财、招财。

一听见可以招财,我们“见钱眼开”的两位女队友,她们原本每天都“争锋相对”,现在竟然愿化干戈为玉帛,协力“聚财”!而且,看他们挑选的石头,想来她们想要发很大很大的财!

再来一块大石,这次肯定发了。

嘿嘿,富可敌国!

发梦发完,回到现实生活,来一个炭烧玉蜀黍吧!

好吃吗?

继续上路,沿途是农田景致。

回到帕罗,也就是我们从加德满都抵达不丹的第一站。帕罗机场的飞机跑道,是国内唯一的笔直道路。

帕罗(Paro)是不丹西部的重镇。不丹深受西藏的影响,其行政区域也叫做“宗”,相当于我们的省不过旧西藏宗的最高行政长官叫“宗本”,而不丹叫“宗大”Paro宗是不丹相当富庶的宗,这里有国际机场,交通便利;还有遍地的稻田,一片富足的景象。

帕罗一景,帕罗宗是不丹最为知名的寺庙之一。帕罗宗的本名应叫作仁增潘世珍宗,通常简称为日蓬堡,意思是"堡垒上的珠宝堆",始建于1644年。这里曾被用做保卫帕罗河谷的堡垒。帕罗宗和不丹其他堡垒一样,即是佛教寺庙,又担任一些政府职能。它的前身是地方政府的办公机关,包括国民议会的会议大厅和地方法院都曾建在这里。不丹著名的电影《小活佛》在此取景。 

1644Zhabdrung Ngawang Namgyal(第一位统一不丹的统治者)在莲花生大师的一座寺庙的基础上修建,位于帕罗镇旁的小山。这座宗为抵御入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座横跨帕曲(河的意思)的风雨廊桥通往帕罗宗,帕罗宗是不丹最美丽的宗之一。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电影《小活佛》即是在帕罗宗拍摄的。。

从帕罗宗走下山,看人们玩射击去。这种射击游戏,箭靶在150米以外,我们站在靠近射击手的地方,肉眼都看不到箭靶,只好用200mm的长镜头来看,但也看得不清楚,他们难道是神箭手?

帕罗街景。

经过某家帕罗商店,发现他们售卖飞镖。

不丹的城镇,都有很多狗。不丹人相信狗儿可以驱赶邪魔,因此对之爱护有加,也爱喂狗儿,因此流浪狗的踪影在市区内随时可见。这些没有主人的狗,白天爱睡觉,到了晚上,精力充沛,一整晚吠,老实说有点扰人清梦。

看,大白天都睡得很香。

到处睡。

不丹的重头戏要来了!今天我们要健行登高去参观著名的虎穴寺。需要登山杖的人,可以在山脚下购买,1美金一支木杖。

体力不好的人,可以租马上山。从山脚下到虎穴寺,要登高900米。

开始我们的健行。

路段还算不错,坡度也不高

遇见骑马上山的外国游客。

牵着马走过的妇女,看来心情很好。

走进大自然,发现菌类植物。

走了大概一两个小时,抵达半山的观景台,这里有一家餐厅,我们在这里作中途休息,喝一杯暖和的咖啡或茶。

早上大雾弥漫,看不见虎穴寺,后来有一群日本游客忽然骚动起来,我们全部人冲到栏杆处看那只露出一点的寺庙,虽然隐隐约约的,已经引起一阵惊呼。

就那么一会儿,虎穴寺就隐没在云雾中了。

只有继续上山,我们才有机会把虎穴寺看得更清楚。

看到了,看到了,越来越近。虎穴寺是不丹国内最神圣的佛教寺庙,坐落在帕罗山谷中90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海拔3120米。这座寺庙建于1692年,相传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曾在此冥想修行,是全不丹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1998年该寺经历了一次大火,之后又进行了修复。

帕罗山谷中生长着茂密的植被,空气纯净清新,风景很漂亮,不时还能瞧见飞扬的经幡。登山途中会经过两处观景台。第一个观景台是一处马站,可以让马匹歇歇脚。从这里可以远远望见云雾缭绕的山间悬崖上有一组白色建筑,如仙境一般,那便是虎穴寺。仔细观察,在比虎穴寺更高的山巅也有几处建筑,是僧侣的清修之地。

在虎穴寺的山门前挂着一道瀑布,流水漫过层层岩石注入深潭,这正是传说中莲花生大师散落的念珠。跟随导游进入虎穴寺参观,需要脱鞋,而且所有的摄影设备(包括手机)都不能使用。

整个虎穴寺建筑群由四个主殿堂和居住区域组成,大多依据山势修建。这里的每个建筑都有一个阳台,能欣赏到帕罗山谷的秀美风光。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方能进入供奉着莲花生大师和千手观音佛像的主洞穴。黑暗的洞穴中闪烁着酥油灯,你可以看到踏在雌虎之上的莲花生大师的怒形化身多吉卓洛,描述着他当年来此修行的情景。此外,优雅的千手观音图以及数十个菩萨像也值得细细观赏

虎穴寺越来越清楚,可以当背景拍照了。

虎穴寺(Taktshang Goemba),是不丹国内最神圣的佛教寺庙,被誉为世界十大超级寺庙之一传说中的第二位佛,莲花生大师骑虎飞过此地,曾在一处山洞中冥想,就是现在的虎穴寺,让此地成为佛教教化之地。

进入虎穴寺,不可携带包包和相机,因此寺庙内的景色都无法拍照。参观完毕,我们下山,回到半山观景台的餐厅,开始享用我们的午餐。我们一面吃午餐,一面欣赏对山的虎穴寺,感觉真是棒极了!

临离开不丹,我们有机会试穿不丹的传统服装。不丹人的服饰通过藏族服饰间接受到汉服影响。呈交领、右衽、系带的汉族服饰特征。男人多穿用厚棉布或毛织品制成的过膝长袍,这种长袍称为“果”(Gho)普通称为“波库”

为了保持不丹的传统,不丹国王规定全民上学上班都必须穿着传统服饰。不丹男性穿着“帼”(Gho),它是一种连身及膝短袍,女性穿着“旗拉”(Kira),是长袖短外套和沙龙式的长裙。据说不丹国王为了以身作则,连运动的时候都穿着笔挺的“帼”。

不丹女装叫Kira,是长袖短外套和沙龙式的长裙。不丹女性穿的“旗拉”乍看之下有点像小凤仙装。也就是上襦下裙,包括内衣,外袍,腰带,长裙,别针。上半身和男性一样,里面穿着窄长袖的交领内衣,然后包裹一件长方形的布成为长裙,颈部用项链式别针固定,腰部用宽腰带缠绕两三圈,然后穿上长袖短外套,内衣的袖口像男性一样翻叠回来。内衣颜色可以自由搭配,不需要和男性一样穿着白色。女性由于穿着长裙,因此搭配短靴。长裙的直线配合短上衣,视觉上拉长腿部线条,跟韩国女性服饰有异曲同工之处,再加上短靴再踮高一些,使得不丹女性看起来身材更加修长,腿部比例更加完美。另外窄袖管在视觉上也有瘦身的作用。

不丹男装叫Gho,它是一种连身及膝短袍。我们的男队员穿的裤子太长了,要卷起隐藏起来。男性的“帼”里面有一层白色短衣,袖子长度超过外袍,然后向外折,雪白的袖口和宽袍显得非常潇洒。而袖宽适中,又不防碍工作。袍子交领,腰部用腰带固定,腰部不用织口袋就可以装很多东西。这种半宽的袖子,让不丹男性挥动手臂的时候,显得非常洒脱自在,视觉上也有拉长身段的作用,宽腰的设计又能隐藏小腹,又具有收纳的功能,既实用又美观。

不丹男装叫Gho,它是一种连身及膝短袍。我们的男队员穿的裤子太长了,要卷起隐藏起来。

找来弓箭道具,遮住下半身的凉鞋,我们的男队员顿时威武起来。

再有型一点!

最后一晚,我们观赏了藏传佛教的面具舞。不同的面具,代表不同的神明,包括和平之神、怒神等。不丹的舞蹈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为宗教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向以表现佛教的古代祭拜、驱鬼祈福为主,其中以面具舞最为出色。德拉梅采的面具舞发源地为乔埃灵寺,该舞蹈是乔埃坦·赞格莫的兄弟拉姆·孔加·杰尔亨于15世纪创作的,传承至今,是不丹著名的宗教舞蹈之一。该舞蹈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面具舞每年在乔埃灵寺举行两次(不丹历法的每年五月和十月),以纪念佛教宗师—莲花生大师。舞蹈由16位身穿长及膝盖的鹅黄色丝缎裙的男舞者表演,他们人人头戴面具。左手拿着带木柄的圆鼓,右手持弯把的鼓捶,边舞边敲。面具为木制,形象为一些真实的和神话中的动物。跳舞时,通常由10名喇嘛组成的乐队伴奏。使用的传统乐器,有钹、喇叭和大圆柱鼓等。表演者的服饰、面具均属寺庙财产,有宗教节庆时方可取出使用。

表演者在诠释着宗教舞蹈的力量。

表演者在诠释着宗教舞蹈的力量。

不丹之旅告一段落,我们回到加德满都,顿时感觉两个地方的极大差别——一个宁静,一个喧嚣。

旅行,让我们能在一片歌颂之中发现其问题,作为我们的警惕,也能让我们在问题之中发现美好的精神价值,作为我们生活的参考,本来就是交替贯穿的。这也是旅行的美好。感谢旅行俱乐部,感谢一路上领队的照顾和帮助,感谢同行的队友,感谢自己能遇见一个更美好的自己,期待下一次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