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929日)   帕羊——公珠错——门士——扎达县    550公里

?xml:namespace>

   一路向西,继续找寻我的梦中天堂。。。

   坐在车里,思绪突然变得有些活跃,有些混乱。想着神山圣湖的惊鸿一瞥,想像着藏北的哪些错到底有多美,会不会让我失望;无人区的路到底有多难走,会不会陷车迷路;又想着藏羚羊是否如约而至;路边匍匐磕长头的朝圣者又让我想起了前几年在稻城亚丁的那一家人,尤其是那两个小孩的眼神,清澈而传神,永生难忘,虽然他们对宗教信仰还懵懵懂懂,但举止却是那么的从容淡定,仿佛这是生活中最自然的一件事,没有理由,没有目的。想着那些走过的路和即将要看的景,等等等等。

   同伴们的惊呼声惊扰了我,顺着他们目光,我看到了一大群藏野驴,足足有三四十头,一路上看到过一些藏野驴,藏原羚,可这么一大群就是格桑都没见过,运气好到极致了。不远处是一片湛蓝的湖水,原来这就是公珠错。公珠错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东部,湖面海拔4786米,面积66.2平方公里,湖区年均气温0-2℃,湖水主要靠地表径流补给,219国道经过湖的北岸。湖边湿地处经常有大群的黑颈鹤,藏野驴和黄羊出现。湖泊,草原,雪山,藏野驴,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原生态藏地风景图,以前只存在于明信片里的画面现在活生生的,不可思议的跃入我们的双眼。自然是举起相机狂拍一通,自然是范爷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起先这些体壮肥硕的家伙只是警觉的望着你,一动不动,范爷离它们只有几十米时,领头的突然跑了起来,紧跟着后面的也狂奔不止,场面非常壮观,你不走,它们也不跑了,依然是静静地看着我们。我只顾着观看,竟然忘了拍摄它们奔跑的样子。

    

                                           公珠错偶遇一大群藏野驴

 

 

  在到达公珠错前,翻越了5216米的马攸木拉垭口,过了垭口就是阿里地区了,是日喀则与阿里的分界线。垭口上风很大,很冷,还下起了冰雹。下了垭口100公里就到公珠错了,再往前是霍尔乡。

 

  我终于站上了阿里这片神奇的土地,几年前还是那么的遥不可及,那么的神秘莫测,而今确是真真切切的走近了,去找寻我梦中的仙境。面对这空灵的秘境,我那颗世俗的,浮躁的心倒是变得平静了,冥冥之中有种回家的感觉。不管我以后身在何处,家,注定是要回的。

 

   阿里,位于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全区面积30.4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足8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平均海拔4500米。阿里地区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喀刺昆仑山和昆仑山相汇聚之地,又是境内外几条著名江河的发源地,故被称为“万山之祖”,“百川之源”。地区行政公署驻噶尔县狮泉河镇。

 

   刚进入阿里,就接受了冰雹的洗礼;到了霍尔乡,又聆听了风雪的祈福。不愧是阿里,迎接人的方式都与众不同——以冰雹击鼓,用雪花织成哈达,让风言风语作欢迎词,神灵们挟自然之神韵,借天地之威力,如此盛大而隆重的仪式,很是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们受宠若惊好一阵子。此时的玛旁雍错有如一位羞答答的少女躲在雾纱里不肯露面,又似在抖动着风纱轻歌曼舞,以最高礼仪迎接我们的来访。

 

                                          刚进入阿里地界,就遇到下雪

 

 

  由于天气的缘由, 今天我们没有见识到玛旁雍错与冈仁波齐的真容,仿佛神山圣湖来一次是不应该看到的,还好还有明天,我想会见面的,因为我们都有一颗虔诚的心。为了要在日落前赶到扎达,故在此不作停留。

 

   不知什么时候车驶离了219国道,此时正在往扎达路上的一个垭口,如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龙嘎拉山垭口,此山是一座五色山,非常漂亮。当你站在垭口往下看,会发现半山腰的山体上有一个湛蓝的很小的错,这就是著名的号称世界上最小的错——龙噶措琼湖,就像天使掉落的一滴眼泪,所以又叫“天使之泪”;又似一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天使之泪”目测面积也就几百平方米,看水的颜色,深度超过了五米,看山的周围没有补给的水源,在如此干燥少雨的坏境下而长久保持高水位,令人费解,我想自有她的独特之处,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龙嘎拉山垭口与世界上最小的错——龙噶措琼湖

   过了垭口,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望无垠,朦朦胧胧,似海市蜃楼般的土林景观,远处的一排雪山就是中印交界的喜马拉雅山北段。土林地处一个干涸的古湖盆区,再加上大河河床,历经千万年的地质演变,洪山冲刷,风化侵蚀而形成的独特的地貌景观,气势磅礴,陡峭挺拔,多姿多彩,世界少有,在高原迷幻的光影衬托下,宛如神话仙境。土林方圆几百公里,从山口望下看,恰是一块巨大的被风吹皱的黄色丝缎,层层叠叠。在这如史前世界,毫无生命迹象的地方,因为有了象泉河的存在而诞生过伟大的古格王朝,璀璨的文明。

 

 

                                            土林景观

 

   汽车行驶在土林的沟沟壑壑中,一条崭新的柏油路把土林串联了起来,俩边的剖面处清晰地留下了一层层千万年来湖水水位的印迹,不同的色彩让空旷寂静的土林鲜活了起来,在这里,你能很好的感受到岁月的年轮和历史的沧桑。站在平台上,望着眼前大自然的杰作,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似城堡,似殿堂,似人形,似鸟兽。。。鬼斧神工般的雕琢让我们的想象力一下子变得相形见拙,除了惊叹还是惊叹。

 

 

   我们没有住在扎达县城,而是去往土林深处一个绿树环绕的小村庄,一户淳朴的藏族人家,夫妻二人,二个孩子都在外读书,在家里多摆了几张床,供游客住宿,赚点钱贴补家用。象泉河流经的地方一般都绿意盎然,毕竟土林海拔只有3700米左右,与拉萨差不多,其间散落着几处村子和扎达县城托林镇。扎达县,位于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平均海拔4000米,面积24602平方公里,人口1万左右。象泉河二岸土山林立,蜿蜒曲折数十公里,在土山中已发现藏族先民生活过的洞窟400多座,形成了以象泉河流域为主的古建筑群,而著名的古格遗址就位于其中。

 

   千年古格,早已是名声在外。来之前,我看过N篇的游记文章,除了抱怨门票超贵外,都被他那厚重的历史,神秘的国度,原汁原味的遗址文化,日落日出的迷幻影像所折服。我这人喜欢有点历史的东西,最好是千年以上的;游人少点的,不是看头看屁股的那种;比想象中稍微好点的,最好是好许多的,要求是高了点,不过真还有这样的地方,古格便是其中之一。

 

 

    登临古格,迎接我们的是尘土拂面,接着是气喘吁吁,最后是唏嘘不已。踩着千年的古台阶,闻着万年的夹杂着黄土味的古格风,看着千万年的土林奇迹,缓缓而上。那些木质的建筑经不起岁月的摧残已是不复存在(看到的几次建筑应该是后来修复的),留下的是用粘性黄土参杂碎石等其它东西筑成的坚硬如铁的四壁和残留着古人生活气息的无数洞窟,以及虽有残缺,仍显精美的壁画。遗址的中下部布满的洞穴,是中下层的古格人的居住地,再往上的建筑是王公贵族的居所,而最上面则是寺庙与王宫,可见古格王朝等级分明,宗教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到达顶层前会经过一段狭长陡峭黑乎乎的隧道,有些地方只能一人通过,左手边的墙壁上开了些窗洞,透气进光还可观察下面的情况,窗洞下就是悬崖峭壁,墙体很厚,以便防敌入侵。上的顶层,建筑高大宽敞,视野开阔,和下面的洞穴形成鲜明对比,上面有一处建筑比较完整,应该是后来修复的,可惜上了锁,不让进(有时间限制吧),另一处建筑的残壁顶上四个角有用木头雕琢出的龙头,听说是原件,是古格遗址上保存下来的不多的木质构件,是绝对的文物。遗址上保存最完好是几座寺庙(山下4座,顶上2座),稍加修复就是一座完整的建筑,为什么寺庙没有受到摧毁,我想与入侵者的宗教信仰有关吧!

       站在最高处,凭空远望,视野开阔,北面的象泉河缓缓流淌,河谷宽阔,不多的植被洒落河的二岸,远处是层层叠叠的土林。遗址是建在一座300米的土山之上,没有与其它土山相连,是一座孤山,它的东,南,西面都是刀削的绝壁,要想爬上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北面是进口,但连通王宫区的只有一条暗道,易守难攻,而就是这样一处险要之地,加上十万之众(要知道现在阿里地区人口不足8万),最后还是毁于一场战争,1635年,拉达克人入侵,一个兴起于十世纪,世袭了16代国王(都城就位于现在的扎不让村附近),绵延700多年的灿烂文明,疆域辽阔的伟大国家,瞬间灰飞烟灭,十万人连同它的文明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以致后来几个世纪无人知晓它的存在,到现在都是一个谜。遗址不远处有个小村庄,世世代代守护着古格,可他们竟然不是古格人的后裔,古格人的后裔到底去了哪里,无人知晓,成了千古之谜。近年来,在它的周围以及附近的几处遗址,不断有惊人的发现,随着考古的深入,终将会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坐在昔日的王宫之上,任凭风吹日晒,静等夕阳西下。身后的峭壁让人胆战心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大风卷起的黄土无孔不入,躲都躲不掉,真是苦了二位MM,都快成灰姑娘了。

 

 

 

     终于等来了日落时分,残阳如血,红红的染遍了一方天地,染红了古格封存的篇章,染红了残垣断壁的沧桑,染红了游走于历史风尘中的灵魂……一瞬间,夕阳下古格的残缺美永远留在了我心最深处。

 

 

     巴荒女士(画家  作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次一个人进阿里行走采风,曾经夜宿古格遗址的“守山屋”,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展示了我们不曾经历的经历,以及万籁俱寂下古格的神秘莫测:在古格山上的“守山屋”独自过夜,“我在紧靠城堡脚下一座孤零零的小土屋中铺开了行囊,找出图钉和报纸,首先把透空的窗口封上。我知道我常常胆小如鼠,必须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细小方法,借此获取心灵上的安全感。一层纸这时对我竟象一层铁甲板一样,把通过窗口传来的对屋外未知的恐惧都封在了窗外。

  “暮色朦胧中,我感到身旁的古堡像一艘载满举世珍宝的千年沉舟,在死寂的古海底下发出深深的叹息。而时空在倒退和凝固,继而又延伸和膨胀......

 

 

 

     格桑打电话来说,你们怎么还不下来,日落是在下面看的。我知道下面是远处土林的日落,而我们要看的是古格遗址的日落,不过既然来了,就下去看看吧,或许还赶得上。

 

 

     下得山来,东边平台上人很多,远处的土林已被夕阳染成了金黄色,一大片,甚是壮观,我们看到了二处日落,已是没有什么遗憾了。关于拍摄古格的日落,我是这样认为的:遗址下东边的平台只能拍摄土林的日落,效果与西藏其它山体(不是雪山)的日落(日照金山)是一样的,可能没有土林壮观,而古格遗址只有一座,既然来到古格了,首先考虑的应该是遗址,拍摄遗址的最佳位置应该在西边,下面可能角度不佳而没有人,那只有上面向西突出的一块临近悬崖的很小的地方,人多站不下而且很危险,由于西边有其它土山的遮挡,只能拍到最上面部分而且时间很短。我们拍摄时上面人很少,可以挑选最佳位置从容地拍摄(一定要注意安全,你的身后就是悬崖峭壁),只是要忍受大风与灰尘的折磨。如果能兼顾二处,那就再好不过了(以最快速度下山)。

  

 

     在平台的北面往下走三四百米(有指示牌和台阶)就是干尸洞,位于一处山崖的下部,洞口离地1.5米左右,长1.2米,宽0.8米,里面分外室与内室,尸体都在内室,上下三层,堆满了无头尸体,而且没有一具是完整的,一定要爬进去才能看得到,在洞口望里看只能看到外室,里面有一股很难闻的味道。我们没有进去,没有拍照,不是害怕,只是不想打扰他们。至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残缺不全的尸体?他们是些什么人?说的最多的是被达拉克人屠杀的古格战俘(可里面还有女性的尸体),真相,无人知晓,也是一个谜。

 

     该看的都看了,该拍的也拍了,带着一身的尘土回到住宿地。本来格桑说村子里是有洗澡的地方,着实让我们兴奋了一阵子,MM们更是开心的手舞足蹈。可后来说是整个村子都断水了,管子爆掉了,要明天才能供水,感觉被忽悠了一把。机器猫吵着要洗头,说是头发都被灰尘粘住了,没法睡觉,还威胁说不让洗头今晚就不睡觉了。没办法,给她准备好冷热水,只能在外面洗了,这么冷的天,只能叫她快点了,以免生病。等我再次出去时,居然看到苏苏奇也在欢快地洗头,拜托,苏苏奇小姐,你还在感冒呀,真是没得救了,无语……

 

 

   小贴士:1.  古格遗址门票   200    开放时间   800——19:00  

               现存的几座寺庙会提早关门

 

           2.  阿里的四条河   北面的森格藏布(狮泉河  钻石)——印度

                              南面的马甲藏布(孔雀河  银沙)——恒河

                              东面多当却藏布(马泉河  绿宝石)——布拉马普特拉河

                              西面的朗钦藏布(象泉河  金矿 )——苏特莱杰河

 

 

第五天(930日)   扎达县——冈仁波齐——拉昂错——玛旁雍错   350公里

 

 

      天没亮,我们就出发了,以一睹古格日出的辉煌。

 

      平台上人很多,都在等待着王朝的第一缕阳光。晨光中的古格寒气袭人,瑟瑟发抖,但没有驱散大家心中那团渴望光明之火,没有抱怨与退缩,只有静静的守候……

 

     不知是谁叫了声:出来了,出来了。大家齐刷刷地望向东边,天际泛起了一片白光,在四周寂静的暗色中格外亮堂,暖红色的光线映红了天边的云彩,似一团火,燃烧着,赶走了黑夜的寂寞,温暖着冷色的大地。一阵躁动后又是沉寂,只有“咔嚓,咔嚓”的快门声,五彩的天空唤起人们无限的想象,迷幻的色彩勾起我们久违的渴望,那是这个星球最美的色彩,最真的光亮,最炫的幻影。

  

 

     又有人喊了起来:照到了,照到了。大家又一起望西看,但见古格西南亮起了一角金黄色,恰是一顶皇冠,耀眼夺目。古格的第一缕光亮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来了,不经意间照亮了古格的残躯,唤醒了千年的王朝。随着光线的移动,不一会的功夫,整个古格遗址变成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城堡,在人们的惊呼声中尽显他的沧桑美,残缺美。

 

 

 

回到住地,吃过早饭,与这家淳朴善良的藏族夫妇告个别,突然想起村子会不会就是扎不让村?不知道,也不想晓得,在这个谜一般的古格,也给自己留个谜吧!

 

今天走的是回头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狮泉河-革吉-改则这条线,而是在公珠错边上的岔路口拐向亚热乡,是一条精简的大北线。今天的目的地是神山圣湖,期待能看到冈仁波齐峰,祈祷吧!

 

来时不望回头路,离开时确是一步三回头,可能是这片土地太神秘了,不得不回头。就是这么一块比周围低将近1000米的盆地,应该是满眼的绿色,站在高处确看不到一丁点的生命迹象,而是一片寸草不生,死气沉沉的土山。正当你对他不抱幻想时,土山深处竟然出现了人家,有河流,有绿色……更称奇的是居然还藏着一个千年文明的古国,居然是遗失了几百年才在上世纪被发现,留下了一大团的谜。刹那间,我开始留恋起这片土地,幻想着当一名考古工作者,去发现一二处尘封千年的洞窟,而里面竟然是保存完好的壁画和佛像;或者做一位探险家,探索未知的奇妙景观;或者在那些古老的村子里走走逛逛,跟我说话的或许就是古格的后裔……看过了,想过了,也该走了,盼再来时会有更多的发现。

 

 

 回到219国道,苏苏奇的感冒有加重的趋势,偶尔窜出的藏野驴,白屁股也提不起她的精神了,嘴上确说没事没事,有藏羚羊叫她一声,便闭目养神睡觉去了。格桑开玩笑说看到神山感冒就会好的,吃了药,希望她快点好起来。

 

 

从扎达走来,天气晴好,看到神山的概率再大大地增加。而真到了他跟前,只能看到下半部分,山顶白云缭绕,不肯露出真面目。神山就是神山,是不会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轻易看到的。由于我们没有安排转山,格桑说就没有必要买票去塔钦了,在219国道看看就行,效果是一样的,而且远观更清楚。听从了他的建议,我们静静地守候在国道边,神山的正南面。说来也正是神奇,神山二边晴空万里,只有连着神山的南北这一条线乌云密布,大有山雨欲来的感觉。

 

 

冈仁波齐,海拔6656米,冈底斯山主峰,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北部,距狮泉河镇200多公里,距普兰县大约100多公里,是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神山,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印度的几条大河(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都发源于此及附近,所以每年会有大批的印度教徒前来朝圣转山,特别是藏历马年(2014年就是藏历马年),转一圈相当于其它年份转山13圈,而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是人生之一大幸事。

 

 我们等了半个小时,云层始终不肯散去,打算放弃了。格桑朝四周看了看,面对神山口中念念有词,然后轻轻的对我们说,既然来了,再等等吧!看风向或许能把云吹走。说的也是,这么大老远的跑来,也不差这一个小时。于是我们边等边听格桑用他那不太熟练的汉语讲神山的故事,时而学着格桑双手合十,默默祈福。。。大概过了40分钟,我们的虔诚终于打动了神山,云层突然向后退去了,一座巨大的金字塔状山峰映入我们的眼帘,它神秘高贵的气质让人瞬间屏住了呼吸,雪白的山体刺的我们睁不开眼,它的向阳面,也就是我们看到一面,终年白雪皑皑,而在背面,长年没雪,就是有雪,太阳一出,随即融化。这座自然之神的伟大艺术品,雄伟挺拔,四壁匀称,山体上的层状地质结构宛如直达天堂的阶梯,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横向岩层,构成了佛教的“卍”字格,是神山的象征标志,这浑然天成的佛法标志,让人不由得对大自然伟大而神秘的力量发出阵阵惊叹。也许正是因为这天造的“卍”字格,才进一步奠定了冈仁波齐不可替代的宗教地位,使之被人们誉为“神山之祖”

 

 

 冈仁波齐深厚的宗教积淀和神秘的自然景观,使它成为朝圣者和探险家的神往之地,也正因为它的特殊的宗教与文化地位,这座雪山得以一直保持圣洁和宁静,至今无人敢登山这座雪山,去触犯这座“世界的中心之塔”。数千年来,无数信徒带着崇敬与信仰奔向神山,如同清教徒朝圣麦加,再后来,全世界的旅游者也趋之若鹜……

 

 

 几分钟后,它又钻入了云雾的怀抱,仿佛给足了我们面子,在寒风中苦等了一个多小时,只为几分钟的朝见,值了。相比那些几天都见不到的人来说,已是万幸了。

 

 离开神山,我们一直往后看,希望再能看一眼,一直到拉昂错,就再也没有见到它的真容,这就是冈仁波齐,一座让人敬畏而又向往的神山,一座与众不同的有些诧异的神山。

 

 

 

 虽然我们没有转山,但我在这里还是简单介绍下(都是本人来之前记录的),其一,我非常向往转一次冈仁波齐;其二,让我的这篇游记显得完整些;其三,供大家参考。

 

1.                      转山一般都是顺时针转的,只有苯教徒是逆时针的。转山分外转与内转,外转是以冈仁波齐为核心的大环山线路,内转是以冈仁波齐南侧的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小环山线路。外转总长53公里,徒步需3天功夫,磕长头则需15-20天。转山人一般都是在转足13圈外线之后再转内线。内转经过的色龙寺是看神山南壁的最佳位置。每逢藏历马年,转山的朝圣者最多。

 

2.                      位于神山南面山脚下的塔钦4560米)是转山的起点和终点,是岗仁波齐山脚下一个小村庄,也是新的巴噶乡政府所在地(老巴噶乡政府已经废弃)。面朝广阔的巴噶平原和柔情的玛旁雍错,现在的塔钦今非昔比,宾馆、餐厅鳞次栉比,唱卡拉都没问题,已经不是过去几间简陋帐篷的时代了。出售的东西,从登山杖、氧气瓶到红牛饮料应有尽有。你可以在出发转山前和餐厅老板打个招呼,让他先准备好炖只土鸡,多放土豆,等你转山回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但是,遍地的垃圾也让这个昔日宁静的小村庄失去了纯真。

 

3.                      转山    第一天:塔钦(4560米)往西行——进入拉曲峡谷——双腿佛塔——经幡广场(竖立了一柱20米高的经幡)——6公里——曲古寺(4820米)——7公里——第二驿站(几顶简陋的帐篷)——2公里——止热寺或叫哲热普寺(宿),20公里左右,约7-8小时。

 


玛尼堆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这里已经可以看见神山了。由此下坡,小道折向北进入拉曲峡谷,后来到两腿佛塔,这是神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它的两条腿之间穿过会得到神的保佑,而有罪的人则无法通过。这里海拔4750米。一路能看到纳木那尼峰7694米),阿比峰和其它在南方的尼泊尔的山峰,西南方向尖尖的双子峰是印度的卡美拉峰(7756米)

 

 

      转山    第二天:止热寺或叫哲热普寺——3公里——死亡之地”——2公里——卓玛拉山口5700米)——10公里——河边第四驿站——9公里——尊珠寺或叫尊最普寺(宿),24公里左右,550米爬升,8-9小时。

 

 

      转山   第三天:尊珠寺或叫尊最普寺(4790米)——6公里——宗堆出口——3公里——塔钦   9公里, 500米下降, 5小时。

 

       如果体力好,第三天与第二天可以合并一天。 

 

 

4.                      转山时间: 没有时间限制,但每年的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释迦摩尼降生,成道,涅槃之日,此日的神山入口将举办玛尼旗更换仪式,藏传佛教认为此日转山功德高于平日,因此,这一天特别热闹。

 

5.                      转山时应注意保护环境,请随身携带垃圾袋。

 

 

   到了巴嘎,我们往南拐向通往普兰县的公路。这里是神山圣湖景区的核心地带,二山夹二湖,北面是冈仁波齐峰,南面是纳木那尼峰,西面是拉昂错,东面是玛旁雍错,足足有几千平方公里。转山,转湖,登雪山这些顶级的户外运动足以让你疯狂;自然的,人文的,神秘的,宗教的景观也能让你乐不思蜀。

 

     格桑把我们带到了拉昂错的西南面,路上他指着远处山坡上的一座房子说:这是收费站,拉昂错已转让给私人公司开发了,开始收费了,不知是真是假。格桑看了看房子,好像没人,就把4500直接开上了一处高坡,继而又大胆地停在了那所房子旁。有攻略上说在拉昂错的西南面看是最美的,看来一点不假,那些认为拉昂错一般的朋友真该到这里看看,比那天我们看到的圣湖要漂亮多了。此时的光线俱佳,湖面出奇的安静,湖水蓝的让人精神恍惚,有种要跳下去的感觉。一层层宝石蓝夹杂着线线天蓝与淡蓝,搭配的清新素雅,恰到好处。堆满漂亮小石子的湖岸线缓缓的伸向远方,分明就是勾织这如锦湖面的一条丝线。正北面的冈仁波齐始终躲在云层里不肯出来,而身后的纳木那尼峰(7694米)探出一大半披着白袍的身子望着我们,看看是哪方神圣打扰了他的清静。。。

 

 

 

     格桑一再催着我们该走了,怕有人来收费。面对如此美景,还真是有点舍不得,可为了那些人民币,还得走,谁叫我们是凡人呢!再说在这神灵居住的地方呆久了,怕要回不去的。回到大路上,果然看见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辆摩托车,奔向那个高坡,因为坡上有一辆越野车,格桑说是去收费的。格桑真是神了,又为我们省了不少银子,回头请你抽好烟,哈哈。。。

 

 

     拉昂错,人称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4574米,面积268平方公里,与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

拉昂错与玛旁雍错原本是一个湖,后来由于地质变化以及水位下降才一分为二。现发现有一条水渠连接两湖,虽然一向都是干的,但是当地人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水从玛旁雍错流进拉昂错,同时会有一条金色的和一条红色的鱼游进拉昂错,这样鬼湖的水以后就也会变得像玛旁雍错一样的清甜了。偶尔在特别特殊的年份,水大的时候,的确有水在水渠里流动。

 

 

 

      玛旁雍错,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冈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泊,透明度达14米。藏语意为不败、胜利,有神湖之称。

       湖泊呈鸭梨形,北宽南窄,长轴方向长26公里,短轴长21公里。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最大水深81.8米,面积412平方公里。湖水碧透清澈。

       围绕玛旁雍错有8个寺庙,正好分布在湖的四面八方。东有直贡派的色瓦龙寺,东南有萨迦派的聂过寺,南有格鲁派的楚古寺,西南有不丹噶举派的果足寺,西北是以五百罗汉修行的山洞为基础建立的迦吉寺,西有齐悟寺,北有不丹噶举派的朗那寺,东北有格鲁派的本日寺。圣湖圆周约60公里,转湖需时4-5天,顺时针方向,需带食物;除第二晚要在野外度过外,沿途均有寺庙可供住宿。沿湖边远足虽然不及神山的山坡那样艰巨,但这却出现溪涧的挑战,当路上遇到河流时,只能淌水而过,试想想,这等雪山流下来冰水要是浸及腰部的话,感受会怎样。

 

 

        此时的圣湖正静静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根据湖水的透明度与深度,圣湖呈现的应该是碧蓝色,而由于云层在增厚,光线变暗了,我们没有见到玛旁雍错最美的一面,湖水现在是淡蓝色,碧波荡漾,湖边的经幡告诉你这是一个有别于拉昂错的湖,是圣湖。藏族人相信“风是传播运送印在经幡上的经文远行的工具与方式”,所以随风飘扬的经幡和风马旗可以帮助他们永无休止的念诵经文。相比羊湖与纳木错,玛旁雍错更能体现圣湖的神圣与神秘,宁静而博大,是一个让人静的下心来的地方。

     

                          玛旁雍错

       今晚我们就住在湖边的一个小村子,有个小寺庙叫基乌寺,应该就叫基乌村吧!不敢肯定。听说有温泉洗,马上去,已经三天不洗澡了。邀请格桑一起洗,他就是不肯,不知何故?难道他们藏族人真的不喜欢洗澡?有待考证。

         一座简陋的水泥房位于一座小山边,有五个小房间,房间的上部是想通的,没有顶,而是用一块塑料布盖了起来,不至于是露天的了。每个单间有个大木桶,再给你套上一块很大的薄膜,算是比较卫生了。水很大也很热,滑滑的,的确是温泉,再说这里也没有设备烧那么多的热水。泡在里面舒服的不想起来了,无奈高原泡温泉就是不一样,越泡越闷,感觉气都喘不过来了,没想到还是一项体力活。温泉是50元一人。

 

        看时间还早,我和机器猫,范爷去湖边走走,苏苏奇身体不适,就在炉子旁取暖不出来了。傍晚的湖边很冷,也很静,只有水波拍岸声,湖水的确很清,能清晰地看见下面的水草,水面几乎没有什么垃圾,很干净,湖边长着一种红色的小草,密密麻麻的,在西藏我已见过多次,就是不知道叫什么。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衬下泛起了一层金色,天空中偶尔有一二只苍鹰在盘旋。湖边有老外在搭帐篷,听说是来神山圣湖朝圣的美国人。这时来了一辆面包车,下来一群藏族人,赤脚径直下了湖,用湖水洗头洗脸,他们是在用圣水洗涤罪孽,净化灵魂。我们拍下了他们在水中的剪影,难得的画面。走过去跟一位藏族妇女交流,可她不会汉语,我做了个拍照的手势,她很爽快的答应了,可惜光线太暗,没拍好。

   

 

                                                                  玛旁雍错

 

          在客栈门口,我们遇到了一位新加坡华人与一位印度人,他们是一起来转山转湖的。交谈中得知这位华人以前是一位屠夫,自知杀生太多,是来赎罪的,而这位皮肤黝黑的印度人是印度教徒,是来朝圣神山圣湖的,白天他还在湖里洗了澡,以洗去罪孽。

 

          以我们的亲眼所见,很好的诠释了神山圣湖在全世界人民心中的地位。

 

          回到客栈,在火炉旁吃饭,聊天,取暖成了我们睡前的习惯。

 

 

 

  小贴士:   1.   神山圣湖套票  200

                    看神山要有耐心,更要专注,或许它会在你不经意间露面了。如能看到神山的日照金山,此生无悔了。有时间,体力好,转山去吧!绝对不会后悔。

2.        拉昂错很值得一去,但要在湖的西边高坡上看,可以逃票,就看你运气    了。

3.         如果你在扎达没有洗澡,建议你在圣湖边洗温泉,因为以后三四天还是没有洗澡的(走我们同样的线路),50元一人。

4.         在圣湖湖边,你或许会捡到金银首饰,玛瑙翡翠什么的,千万不要拿,那是虔诚的朝圣者献给圣湖的,拿了会不吉利的。

 

 

 

第六天(101日)    玛旁雍错——亚热乡——仁多乡    500公里

 

       基乌寺所在的高坡是看圣湖日出的好地方,登高远望,玛旁雍错一览无遗,湖面很安静,几只早起的水鸟在湖面嬉戏玩耍,惊起阵阵涟漪,村子里冉冉升起的炊烟昭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来看日出的人很少,只有二辆车,七八人,都在静静地等待。。。

      四周一片寂静,只有东边亮起的红光才让我们发出了几声惊叹。随着太阳跃出水面,湖面顿时金光闪闪,一道道,一点点,火红的光线刺破云层点燃了草原,山坡,房屋映红了我们的脸颊,给冰冷的大地带来丝丝暖意,身旁的基乌寺俨然成了一座金色的圣殿。

 

 

 

       万物苏醒了,圣湖苏醒了,我们也该走了……

 

       今天的行程比较紧张,除了路程远,路况还不好。我们一路不作停顿,急速往前赶。右手边始终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峰相伴着我们,那是纳木那尼峰。在它的一处观景台稍作停留,听说这里也要收费了,已造好了收费站。我们在拍照时,格桑正在固定一处倒塌的经幡,他叫我们一起帮忙,说这是好事,会带来好运。

 

       过了公珠错不多远,我们拐向了往北的一条土路。从此,我们告别了柏油路,开始了五天近二千公里的土路行程,进入了大部分地方都是无人区的北线,至此,我们的行程刚过半。

 

       这是一条在任何正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路,是以前几位胆大的司机为了抄近道而走出来的便道,就是现在走的人也很少。路盘旋于山腰间,始终在海拔5000米之上,所谓的路,就是碎石上的二条车辙印,二边的山体寸草不生,而且风化的很厉害,怪石嶙峋,突起的巨石不知什么时候就掉下来了,山底间已是布满了滚落下的黑色怪石,似有烧焦过的痕迹,不时窜出的几只肥大的地鼠告诉我们还在地球上。一路颠簸着翻过了几处垭口,其中一处居然超过了5600米,而我们是来自海拔5.6米的地方,跟格桑一说,还邀请他到5.6米的地方作客,他笑了,说我们太牛了。的确感到很自豪,我们现在可是站在5600米之上,连一向不高反的范爷都有感觉了,太刺激了。这是我到过的最高的地方了,对着无垠的大山尽情地喊吧——我们来自海拔5.6……只顾着感慨,竟然忘了在此留影,有点可惜。

 

       其间我们见到了北线的第一个错,湖不大,弯弯的有点像月亮,秉承了西藏湖水一贯的蓝色,精致而美丽。格桑叫它达瓦错,“达瓦”藏语是月亮的意思,藏北有多个叫达瓦的小湖,就像他们把咸水湖都叫鬼湖一样。

                           达瓦错

 

       过了这片地图上标示为白色的区域,我们即将要走的是北线乃至整个藏北标志性的土路,就是越野车轮子随便滚出来的二道车印,走的车多了就成了路,哪里好走就走哪里,所以有很多岔路与分支,容易迷路。遇到下雨,道路泥泞不堪,非常难走,涉水,爬坡经常会遇到,只有性能好的越野车才能担当此重任。

 

       土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灰尘很大,不管前面有没有车都不能开窗,否则你只有吃灰的份了,西藏的太阳很厉害,以致车里很闷热,我脱的只剩下一件T恤,还是感到热,而下车的话外面又很冷,于是脱了穿,穿了脱,忙个不停,这就是西藏。一路的颠簸,一路的饥饿,一路的闷热中,于下午三点到了亚热乡。亚热乡是阿里地区革吉县下属的一个乡,平均海拔5300米,亚热镇4800米,人口稀少,只有一千多,自然条件相当恶劣。镇子就一条马路,二三百米长,路的尽头是乡政府。我们在一藏族人家匆匆吃了一碗加了花生的拌面(一致认为超好吃),就赶往今晚的住宿地——仁多乡。

 

      亚热到仁多有近200公里的土路,客栈格桑已预订好,只要在天黑前赶到就可以了。格桑的车技真是一流,这样的路照样能开七八十码。已从上午的惊魂与不适应渐渐适应了土路的颠簸,静下心来慢慢欣赏北线的壮美风光。这里属于冈底斯山的北坡,山脉的高度在5000米到6000米之间,再加上我们身处位置的海拔已是4900米左右,故山体显得不是很高,但很大,绵延不绝。山与山之间是大片大片的高山草甸,草很矮小但不稀少,一簇簇的遍布5000米以下的整个区域,如果是夏天,我想一定绿意盎然。这里虽是无人区的边缘,但依然没有村庄,没有人烟,甚至连牧民的帐篷都看不到,自然条件的恶劣,这里的生态还是很脆弱,但尚没有人为破坏的迹象,保存完好,令人欣慰。路的尽头是一座山坡,翻过后,又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路通向更远的山坡,无休无止……天上的云朵比棉花还要白,一朵朵,开满了纯蓝色的天空,云层低的你伸手可及。远处,几朵硕大的白云坐在山坡上休息,更多的躲在了山坡后,如此时有一个人站在坡上,我定当是乘云而来的神仙。什么叫“人在云中游”,我们眼前就是。

  

 

     站在高坡,立于天地间,仿佛,我就能托起一片天空。

 

 

     离仁多不远,一个比较大的错拌着我们走了好长一段路,昂拉仁错,据说远胜圣湖玛旁雍错,海拔4715米,面积513平方公里,为西藏第七大湖,是咸水湖。由于现在是历史上的干旱年代(一般为2000年一轮回),湖泊周围宽广的湖滨平原上,湖泊退缩的痕迹——古湖岸砂堤广布,顺湖弯曲的古湖岸线构成了湖滨的密集细线纹,多达50条左右,其中最高的古湖岸线高出现今湖面近150米。昂拉仁错最大时期的面积是现在的4倍多。我们没有靠近它,只是远远地观望着,欣赏着。。。

 

  

    到仁多天还亮着,一条崭新的水泥路贯穿全镇,绿色的太阳能路灯一字排开,分立路的二旁。仁多比亚热干净多了,看得出好多设施都是新建的,包括学校。仁多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不管你从哪个方向过来,都要在此住宿,所以人特别多,国庆期间就更不用说了,满街都是穿着冲锋衣,拿着单反的游人,连吃饭都要等上好多时间。所以在旺季,特别是国庆,要事先预定好住宿,一般司机都有电话,而且要赶早,错过了仁多,下一处就在二三百公里以外了,走上四五个小时的夜路,太危险了,只能在车里或随便找个简陋的地方蜷缩一夜了。

 

 

                                                                       仁多乡

 

     四张木板床,一个桌子,用塑料纸糊墙和铺地的简陋木头房,就是我们今晚(国庆节)的房间。两壶热水,一小桶冷水(是我偷偷拎过来的),方便面加火腿肠榨菜,就是我们今晚明早的全部。条件是艰苦的,只能凑合着过,水是宝贵的(都是藏族人自己背来的),只能省着用。更麻烦的是晚上上厕所,所谓的厕所,就是用木板围起来的一个坑,没有顶,没有灯,门还关不上,男女合用,一路走来都是这样的,有顶的算是星级的了。MM们只能打着手电结伴而行,或者干脆晚上不喝水了。就是这样的地方,你可能还住不上。这就是大北线,让人难忘,正所谓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

 

      在最简陋的厕所,看到了最美的星空。   

 

 

 

 

第七天(102日)       仁多乡——措勤县      340公里

 

 

     一错再错的旅程,错在昨天,今天或明天;错在茫茫草原上,错在巍巍雪山下,错在一路风尘里。也许,错在你我的心中。

 

 

     从亚热乡一直到纳木错,是高原湖泊的密集地,越来越多的驴友喜欢冒险走这条路,以至传统意义上的大北线(走改则到尼玛),走的人倒是少了许多。这些湖泊都位于冈底斯山的北斜面,面上主要由海拔5000米左右的小起伏和中起伏高山及高海拔丘陵构成,间有一系列南北向的海拔6000米以上的大起伏极高山。在这些高山间,镶嵌着西藏前四大湖泊——纳木错,色令错,当惹雍错,扎日南木错以及格仁错,昂孜错等一系列大湖。在整个藏北,超过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496个。仁青休布错就是其中之一,湖面海拔4756米,面积187平方公里,为封闭内陆湖。

 

      早餐是在隔壁一家较有名的客栈兼餐馆吃的。本来昨天晚餐也打算在这里吃的,无奈人太多,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就放弃回去吃方便面的。这里用餐环境还不错,驴友很多,相互间可以交流下。虽然因为老板娘为接待乡政府的官员而疏远我们,以至吃不上饭,但恐怕在仁多已找不到第二家比它更好的了,推荐下,名字忘了,打听下就知道了。

 

       车停在山腰的碎石路上,底下就是仁青休布错。此时是早晨9点多,太阳出来不久,柔和的光线落在远处的隆格尔山和郭董岗日上,落在湖边的碎石上,金灿灿的,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給寂寞而单调的荒原涂上了色彩。深蓝色的湖面静卧于这片断陷盆地中,显得高远,宁静。如果你看的仔细,还能见到湖泊退缩后形成的古湖岸线的痕迹,最高的已位于湖面110米之上。仁青休布错,这个藏在“深闺”中的高原湖泊,此刻,正展示出她最美的一面,迎接着四方来宾,渐渐地让万千游客痴迷留恋。

 

 

                                           仁青休布错

 

      一座被水冲毁的小桥让我们的4500涉水而过,体验下越野的乐趣。如水很深,那就只能等待或走其它路。过了河,不远处,一大片红色的植物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很多车都停了下来,女孩们更是一路小跑着奔向草丛,摆着pose。这种植物很高大,我不知道叫什么,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自有它的独特之处。好多天没有见到这么艳丽的色彩了,仿佛走进了桃花源。荒凉而空旷的大地有了这些仙子的点缀,亮色许多。远处的雪山,房舍,近处的河流,红草,构成了一幅藏地鲜有的景致图。

 

 

 

      继续我们的行程,前面有更多的美景在等待着。。。

 

      扎布耶茶卡,世界三大锂盐湖之一,位于仁多乡与帕玛乡之间,属于仁多乡,湖面海拔4421米,面积250平方公里。湖泊分为南湖北湖南湖固液并存 150平方公里,水深2米,北湖为卤水区,100平方公里,水深数米。扎布耶茶卡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包括卤水资源,盐类沉积资源和生物资源(卤虫)。

 

 

      湖面平静如镜,强烈的太阳光把湖面照的更加明亮,加上湖边泛起的一层白色盐花,刺的眼睛都睁不开,蓝天白云印在湖中,清晰可见。湖边有几只野驴在悠闲地吃着含有盐份的草,更远处的湖边,一堆堆的固态盐,堆如小山,闪着亮光。

 

 

                        扎布耶茶卡

 

 

      在扎布耶茶卡南面不远处,有一个大湖——塔若错,位于日喀则仲巴县北部,冈底斯山北麓,湖面海拔4566米,面积486.6平方公里,湖水主要依靠冰雪融水径流补给,有毕多臧布等19条入湖河流,湖水属于碳酸盐亚型淡水湖。望着有些远的蓝色湖面,若隐若现,惊艳迷人,一路迎送。

 

      还有麦穷错,达瓦错,不知名的小错……多的看不过来,而且游人稀少,不收门票。而你要做的就是找一二个湖,在湖边,静静地坐一会儿,聆听着远古的声音,让风带去你的祈福……

 

 

      措勤,是我们离开日喀则后住的第一个县城。宽阔的马路上人车稀少,而我们住的客栈外面停着一排的4500,二层的客栈住满了驴友,都是这一路上照过面的,似曾相识,竟然找不出一张空床。我们是五人间,空出的一张床后来被一位湖北女孩抢走了,150元一张床,价格很贵,没得商量,这就是国庆黄金周效应。客栈有洗澡,在公用的卫生间里,只能一个人洗,20元一人,估计轮到我们已是没水了。我们后来在外面找了一处洗澡的,40元一人,很多人,要排队等,不过洗的挺舒服的。出来一打听,这里可以住宿,每人100元,还是标间,很干净,晕倒。向各位驴友推荐下,你进城时留心下路边的广告就知道在哪里了,或者打听下,我想县城里就这么一家洗浴房吧!

 

 

 

第八天(103日)     措勤县——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文布南村)  280公里

 

 

      今天,迎接我们的将是一段惊险而刺激的旅程。

 

       措勤,海拔4760米,藏语是“大湖”,因离县城10公里处的扎日南木错这个大咸水湖而得名。

 

      扎日南木错,是西藏第三大湖,也称塔热错,属东西向构造断陷湖,东西长53.5公里,南北宽26公里,平均水深3.6米,最大水深5.6米,周长183公里,湖水透明度2.45米,面积1023平方公里,是咸水湖,湖面海拔4613米,湖水主要靠冰雪补给。入湖河流主要有措勤臧布,达龙臧布,其中发源于冈底斯山的措勤臧布,全长有253公里。湖区属于国家级湿地,常有藏羚羊,藏野驴三五成群的出没于湖边。

 

 

      扎日南木错,第一感觉就是大,很大,湖面碧波荡漾,一条长提伸向湖中心。到达扎日南木错时,天气变得很差,厚重的云层遮天盖日,瞬间又变成了乌云,笼罩着整个湖面,透不出一丝亮光来,而远处的山体上倒是明亮的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站在湖坡上,风吹的人都站不稳,冷的直打哆嗦,想留下几张照片真是费了一番功夫。旁边有一座高高的孤山,应该就是木诺山孤峰,海拔有5174米,高出湖面500多米,是有两,三亿年前海底的石灰岩构成。站上山头,整个扎日南木错尽收眼底,是观湖的绝佳处。

 

 

                                                           扎日南木错

 

 

       离开扎日南木错,再走几十公里,即将告别阿里,进入那曲。天气越来越差,开始下起了小雪。路越来越窄,就像草原上的一条线,引着我们走向远方。此时的草原变得很辽阔,山一下离远了,我们的车恰是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波逐流。雪继续下着,开始没觉着什么,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儿的时间,外面已是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东南西北。竟然忘了这里是海拔4700米,雪是不会融化的。我曾问过格桑,你们怎么认路的?格桑回答是:我们认山,路有时会骗人的,而山不会。原来如此,怪不得这么多的岔路不会迷路。可是现在呢!山正在被雪覆盖,用不了多久,都是雪山,就不好认了。格桑说那就认路,有车在走,路不会被雪覆盖,如果是晚上下雪,那就不能走了,到了10月中下旬,北线大雪封山,就不能走了。格桑还说,前几天接到一个广东的老客户电话,要他在1010左右走一次北线,格桑告诉他,会下雪,迷路了很危险,而那位朋友说要的就是这种冒险的走法,格桑死活不答应,他就一直打过来,弄的格桑很为难,毕竟是老客户,比较熟。不过,这几天倒是很清静,因为这里没有信号。

 

 

 

      越往前,雪越大,已是中雪了。后面过来几辆车,几个司机商量了下,决定一起走,让最熟悉路的司机领头,相互照应,气氛弄得有点紧张,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我们跟在他们后面,翻过一个有一个的山坡,有些山坡坡度接近60度,越野车直上直下,很是刺激,惊叫不已。

 

 

      前方居然出现了一户人家,一打听是牧民的夏季住所,再过几天他们也要撤了。前车有人把一些自带的鞋子衣服等日常用品送给他们,我们也给孩子一些糖果和学习用品,他们给了我们一些热水作为回报,真是一户淳朴的藏族人家。他们不会汉语,在与司机聊天中得知我们居然走错路了,真是好心有好报,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遇到这户人家,或者我们没有停下来,一直往前走,以为走的路是对的,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在这白茫茫的荒野里绕圈子,有二种可能,其一:很幸运,绕出来了,已是天黑了,走夜路到下一站已是半夜。其二:很不幸,绕不出来,更不幸的是,车子没油了,在没有暖气的车里饿着肚子待上一夜,后果自己想吧!还有明天怎么办,没油,车子走不了,手机没信号,无法救援,真是不敢想了。格桑说这样的事以前发生过多次,在北线,什么事都可能会发生。难道冥冥之中真有神灵在护佑我们。不管怎样,感谢这户藏族人家,神灵也会护佑你们的。

 

 

      重归正道,紧绷的神经一下舒缓了,一路奔驰着,前面的车没了踪影,仿佛大家死里逃生过一次,没什么可怕的了,又各走各的路了。我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雪地里撒野,在无名小错里打水漂。。。欢笑着,愉悦着。。。

 

      翻过一道山岗,发现这里竟然没有下过雪,而且天气晴好,真是神奇。又翻过一道山岗,前方出现了一片醉人的蓝色,刚从茫茫白雪中走来,忽然进入蓝天碧海,就这么一小会儿,恍如隔世。那片蓝色,就是当惹雍错,我最向往的圣湖。

 

 

 

     当惹雍错,位于那曲地区申扎县境内,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的圣湖(湖南面的达尔果山是苯教的神山),古象雄国王宫所在地——穷宗,也是藏北象雄遗址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是解读象雄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和研究苯教的重要场所,海拔4600米,面积836平方公里,最新测定最深处达214米,是现今测得整个藏区最深的湖,在我国列第二位(难怪湖水那么漂亮),属于微咸水湖,是西藏第四大湖泊,为南北走向,行如鞋底,三面环山,只有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而达尔果神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终年不化,形似七座排列整齐的金字塔。历史上与当穷错,许如错为同一湖,后由于气候变干,湖水退缩而分离。“达尔果”与“当惹”都是古象雄语,意为“雪山”和“湖”。湖边的玉本寺建于悬崖的山洞里,是苯教最古老的寺庙。

 

 

                                                    当惹雍错   文布南村

 

 

     沿湖而行,长长的湖岸线始终相伴着我们。太阳如期而至,湖面在光线与云层的移动中变换着各种蓝色,天蓝,宝石蓝,深蓝,碧蓝……交替出现,如梦如幻。近看湖水清澈见底,远观湖面波光粼粼。达尔果雪山紧挨在湖边(是西藏离雪山最近的湖泊),相依相成了千万年。静静地守望着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圣湖,我无言以对,惊叹这世上竟还有如此迷人的湖泊,叩谢大自然赐予我们一方美丽。我是一位匆匆而过的行者,不求长久守望,但愿惊鸿一瞥。而真正合格称职的,也是唯一的守望者,是文布南(北)村的村民们,这些位于可可西里边缘的人们世世代代守卫着这片土地,信奉着苯教,传承着象雄文明。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古象雄国的后裔,但一定是这片土地真正的守望者。而神山圣湖对于他们的虔诚也呵护有加,赐予他们能种青稞,土豆,油菜的土地,这在海拔4500米以上是绝无仅有的。

 

 

                                                               当惹雍错

 

     文布南村,是一个建于山坡上的小村子,家家面朝当惹雍错,石头建造的藏式房屋,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纯朴的民风,好客的人们,神秘的宗教,美丽的风光,这里的一切都很吸引我……。文布南村的静谧与悠闲让我着迷,当惹雍错的雍容与磅礴令我倾倒,古象雄国的神秘与莫测使我兴奋。如果有一天我再来,我将走遍附近的山山水水,遗址寺庙,临湖而居,看着日落日出而暮鼓晨钟……

 

 

      今夜,我们住在面朝圣湖的一座二层藏式小楼的上层,坐在露台上,喝茶聊天,看日落日出……

 

 

 

 

第九天(104日)      文布南村——尼玛——色林错——班戈   580公里

 

 

       昨天傍晚的一场雨,毁灭了我们看日落的愿望;又因今天的赶早,日出也成了奢望。仿佛来一次是不可以全看完的,留点遗憾,以后再来。

 

        由于没有订到尼玛的住宿,我们今晚只能赶往班戈县,二天的路一天走,有点赶。所以今天天不亮就出发了,同时走的还有另外两辆车。这样急行军般的行走,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喜欢悠闲懒散的旅行方式,在一个地方停留几天,然后去往另一个地方,再住些天,闲逛,喝茶,拍照,睡到自然醒,与当地人聊聊天。。。无奈时间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简直就是奢侈品。

 

        没有走过藏北的夜路,有点惊奇。夜,黑的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一切。万籁俱静下,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们的车子一头扎进了这茫茫夜色中,车灯的光束刺破了层层黑幕,让浓浓的夜色有了点光亮,也让我们的紧张有了片刻安宁。

 

        坑坑洼洼的路上晃荡了一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当穹错。此时天光微微放亮,暗灰色的天空笼罩着湖面,不曾觉得它有多美!而这个当惹雍错的姊妹湖(以前是一个湖)的确很美,特别是在白天光线好的时候,一天之中,湖面梦幻般的变化着三种颜色,神奇而迷人。湖的边上是文布北村,是文布乡乡政府所在地,从坡上一直延伸到离湖不远的地方,鳞次栉比,布满整片坡地,整个村子面向当穹错,村民都信奉苯教。村子里最宏伟,最醒目的建筑就是庙宇,位于村子的最上面,属于苯教寺庙。虔诚的村民们始终相信,当穹错与当惹雍错的下面是相通的。

 

       文布南(北)村,偏居一隅,交通不便,来人稀少,民风纯朴,与世无争,宛如世外桃源。近年来,来的游人多了,村民们也开起了客栈,但始终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保存着他们原有的风貌,固守着传承千年的生活方式与宗教文化。简陋的石头房,独一无二的服饰,神秘的宗教仪式,种着青稞,养着牛羊,几百年来不曾变过,而这些都是我梦寐以求的。真是后悔,当时怎么没想到,既然多出了一天,就应该在此多停留一天。也许一天不够,也许就不该想,因为冥冥之中,我还是要来的。。。

 

 

                       当穹错文布北村

 

        迎着晨光,继续赶路。太阳出来了,山峦大地披着一身金色的外衣醒了,洁白的雪山在柔和而暖色的光晕的抚慰下,变得不再那么冰凉刺目。那块著名的手型石在蔚蓝的苍穹下显得更加耀眼夺目,神秘诡异,就像是从天而降的一块金陨石。

 

 

 

        总算见到路牌了,尼玛(海拔4700米)快到了,我们也走上了传统大北线的路。不管你从哪个方向来(改则,措勤或者纳木错),尼玛都是很好的住宿地与补给站,以至我们都订不到房间。在尼玛汽车站对面的兰州拉面馆,我们吃了早餐。

 

         过尼玛的第一个错是达则错,湖面成规则的椭圆形,面积244.7平方公里,海拔有4459米,水深31.7米(最深处),湖心透明度达7.2米,湖水湛蓝。湖的东西两岸地势平缓开阔,南北岸则山体陡峭,湖的正北面是高6289米的木嘎各波峰。一汪赏心悦目的湖水跟随我们走了20公里,也许看的湖多了,有点审美疲劳,不曾多留意。

 

       这是一段让人崩溃的路程,由于走的车多(看到有大卡车,小轿车),加上几天前下过雨,路面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水坑遍布,一眼望不到头,好不容易到头了,翻过山坡,还是这样的路。颠簸着,摇晃着,我们足足走了二三个小时,现在知道格桑为什么要这么早出发了。

 

        达则错的东南面有一个比较大的湖——吴如错,地处尼玛县与申扎县交界处,湖面海拔4548米,面积342.7平方公里。属于色林错水系,它的水注入南面的小错——恰归错。路的北边还有一个小错,是赛布错,正对达则错。在达则错与赛布错中间一个叫措折罗玛的地方,往北一条土路,就是通往双湖的(需办理特别通行证)。

 

 

                                                                    吴如错

 

           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特别处于藏北无人区腹地的无名错,我们国家还没有一次全面的探测与系统的规划,现在的探测只是一些浅层次,如面积,海拔,湖水透明度,酸碱度等等,就是这些最基本的数据也是说法不一,令人费解。比如:当惹雍错的面积,有说是1400平方公里,西藏第三大湖;又有说是836平方公里,第四大湖,相差这么大,不是闹笑话嘛,后来看了下地图,还是觉得836平方公里靠谱,所以说我上面写得那些数据到底对不对,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至于深层次的,如水下的地质,形状,生物,水的最深处等等,可以说有些还是一片空白。再拿当惹雍错举例,在最近一次的权威探测中(几年前),测得水深214米,一举拿下西藏最深湖泊的称号,居然还是中国第二大水深湖,就一次简单的考察,打破了这么多的记录,那其它湖呢?根据卫星遥感图,有人得出扎日南木错最深可能超过长白山天池(最深处373米,为现中国最深湖泊),所以说藏北的湖泊好多还是一个谜,有待权威机构解题,并公布最权威的数据。要说规划嘛,如是保护性的,是好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好保护的,都是原生态的,由大自然来决定它们的未来。如是规划旅游的,那就免了吧,近的看看纳木错,远的瞧瞧内地的一些湖泊,不说大家也知道都成什么样子了,还是这样比较好。不过听说色林错明年要收费了,搞旅游开发了,真为它的命运担忧。

 

        色林错,在路上已领略了它的磅礴气势。是苏苏奇的一声“快看,前面有一个很大的错”,让我知道色林错到了。远观色林错,不是线型,而是片状呈现,浩如烟海,朦朦胧胧间恰是海市蜃楼,湛蓝的湖面在阳光的直射下反射出点点星光。乍一看,不是湖,而是海,一片蓝色的深海。隐约中,几块巨石跃入眼帘,像是摆放好的巨石阵,辨不清是在湖中还是岸边。走近湖边,水中透着幽幽的蓝,清澈见底。层层水波轻抚着岸边已是打磨的细小圆滑的碎石,发出阵阵悦耳的音符。抬头远望,湖大的望不到边,远处的湖面已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站在湖边,聆听着水声,风声,鸟鸣声,仿佛是在欣赏大自然演奏的一首协奏曲,天籁之音,而色林错就是舞台。

 

 

                                          色林错

 

        远古时期的色林错面积达到惊人的一万平方公里,周围那些大大小小的错以前都是色林错的一部分,后因气候变干而分裂。现在的色林错面积有1640平方公里,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仅次于纳木错,海拔4530米,最大水深超过33米,有专家测算水深超过100米,属于咸水湖。色林错湖区是传统的牧区,主要放养牦牛,绵羊,湖内产断尾高原鱼。

 

 

     离开色林错时,果然看到已建好的门牌楼,收费为时不远了……

 

       往东再走10公里就是班戈错,一个很小的错,属于色林错水系,54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522米,是举世瞩目的硼砂盐湖。班戈县由此得名。

一路走来,感觉那些小错真的很美,湖面平静的出奇,没有一丝涟漪,不像那些大湖碧波荡漾。小湖大都成圆形或椭圆形,缩小了就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小巧而精致,点缀着这片荒凉寂寞的藏北高原。

  

                                           班戈错

 

        足足走了11个小时,终于到了班戈县城。小镇显得很热闹,人来车往的。班戈介于纳木错与色林错两大著名湖泊之间,随着色林错的开发,我想小镇会变得越来越繁华。

 

         我们没有事先预定住宿,因为格桑没有客栈电话。只能自己一家家的找,出人意料的是,几家有点名气的都客满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处,老板娘说正好有二间房,结果打开房门一看,好家伙,这房间脏的,简直没法睡,那床垫像是被老鼠啃过的一样,还要收我们120元一间,放弃吧,继续找。我就不信了,这么大的县城找不到住的地方。又兜了一大圈,一家据说是专门接待政府官员的宾馆还有二间房(都这么说,就是为了抬高房价),没有水,走廊里放了一个大水桶,自己去灌,卫生间是公用的,果然开价300元一间,没有商量的余地,看在房间还算干净,天也快黑了,就住下了,再找可能真是找不到了,谁叫我们在这个时节来呢!只能任人宰割了。在这里,我们见识了世界上最高的茅坑,足足两层半楼高,还真是有点胆战心惊的感觉。由于这里不提供司机房,格桑说去他朋友那边住,结果第二天早上居然发现格桑睡在车里,一问是这么回事:格桑的朋友也没地方住,于是他们就去被我们放弃的那家,那个老板娘一看是格桑,居然不让住,说你不是嫌我的房间脏吗?去别家干净的住吧!格桑跟她解释是客人说的,不是我说的,可这老板娘就是不肯,连生意都不做了,真是有个性。结果自然是大吵一场,走人。回来这里也没有服务员了,又不想打扰我们,只能在车里蜷缩一夜,还好他带了个睡袋。这么冷的天,难为格桑了,都是我们惹的祸,让你睡在车里,可格桑说睡车里还省钱呢!我唠叨了这么些,就是想说明一点,我们的司机——格桑,的确是一位难得的好司机,帮我们搬行李,打水,我们的要求都能满足,从来没有怨言,也不跟我们提起什么,还主动帮我们逃那些不合理的门票。话虽然不多,但有一棵善良的心,一路上他做了不少好事,固定倒塌的经幡,帮我们寻找孩子分发学习用品,把自己带的青稞粉沿路分给那些牧民……

 

        班戈县城里有一处洗澡的地方,是唯一的一处,就是那家最有名的客栈,名字我忘了,打听下都知道。一路过来,我们基本每三天洗一处澡,还是能接受的。

 

 

 

 

第十天(105日)     班戈县——保吉乡——纳木错乡——纳木错    264公里

 

 

       又回到了离开多日的柏油路,也就预示着我们的旅程即将结束。忽然间觉得有些茫然,有些失落,我情迷这片土地,喜欢在荒凉中行走,于寂寞中沉思,苦寒之地能带给我无穷的毅力和想象。荒漠的诱惑,我无法抵挡;行走的魅力,我无力抗拒。我不知道还能走多远,走多久,但只要这片高原依然纯洁,依然神秘,依然雪山绿水,依然魅力四射,我愿做这荒漠里的一头孤狼,游走在茫茫风尘中。

 

        巴木错的出现暂时驱散了我的失落。与其它小错一样,巴木错小巧而精致。不同的是紧挨着湖边的是一片长势良好的草地,有一大群家养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蓝色的湖面,草原,牛羊,蓝天白云,组合在一起,温馨自然。巴木错也不算小,有190平方公里,海拔不其它湖低了点,为4555米。

 

         有了牧民和牛羊,告诉我们这里已不是无人区了,但人烟还是很稀少,难得见到一二位放牧的牧民与人家。这些淳朴的牧民看到我们的车,就与我们挥挥手,我们也跟他们打着招呼,我看到了黝黑的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最纯最会心的笑容,因为他们半天都看不到一个人,见到人就像我们见到藏羚羊一样开心。我们把最后的礼物给了那些孩子,格桑也把剩下的青稞粉给了一位放牧的老人。

 

         也许你会觉得他们很孤独,但相比我们的孤独,牧人的孤独是那么的饱满,温馨,与山水同在,沐浴阳光;行于天地间,放声歌唱,无欲无求,世世代代……

 

 

 

         已能见到纳木错了,还是那样的纯蓝,那样的迷人。前天的下的雪覆盖了整座念青唐古拉峰(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海拔7162米)及其周围的山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煞是好看,草原上的积雪也没有融化,湖弯处的牦牛与黑颈鹤引来了众多游人驻足观望。过了纳木错镇,车子越来越多,一辆辆的大巴,私家车,越野车把人们带向扎西半岛的湖边。汽车的确是个好东西,能把我们带到平时去不了的地方,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在城市是尾气与雾霾,在景区是人流留下的生活垃圾。此时的扎西半岛生活区客栈与饭店林立,场地上停满了汽车,人流如织,俨然是一个小镇了。然而与圣湖不相比配的是满地的垃圾,肮脏不堪的厕所(是这次行程中最脏的厕所),昂贵的物价,喧闹的气氛……

 

 

         纳木错,西藏最大的湖,也是我国第二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1920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蒙语叫“腾格里海”,都是“天湖”的意思。

 

 

                                                                     纳木错

 

     在人声鼎沸的湖边走了一会,我们径直走向半岛的深处,准备转一圈扎西半岛。路上游人稀少,显得很清静,我们跟着几个在岛上修行的觉姆一同转岛。岛上怪石嶙峋,洞穴遍布,都是有些讲究的。途中,遇到一个小伙子,他说已在这里待了很久了,走遍了纳木错地区的山山水水,现在每天跟着当地人转扎西半岛,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遗址与传说,我们也从这位小伙子那里了解了很多,知道了这是一万年前的岩画,那是一条与神灵交流的路……真的很欣赏他,小小年纪(20岁左右)竟有如此悟性与爱好,与那些和他年龄相仿,整天在玩游戏的人相比,我想他的生活更充实,有趣。

 

 

                                              转扎西半岛

  

   去年纳木错的日落印象深刻,本想再欣赏一次这大自然的杰作,无奈天公不作美,日落日出都没看到。让机器猫和苏苏奇留点遗憾,为下次再来找个理由吧!

 

         关于纳木错,我就不多介绍了,相信每一位去西藏的人都会去一次,因为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而且离拉萨最近。也许你去了会感到寒心,不是风景不美,而是环境太差。在此,我只能呼吁去纳木错的朋友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不乱扔果皮纸屑,这句我们小时候就知道的话,此时觉得特别有用。不光在纳木错,在西藏,在全国,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应该这样。给我们中国人留下好形象,好名声。

 

         第一次来西藏,来纳木错,感觉真美;第二次到纳木错,感觉真闹。

 

 

 

 

第十一天(106日)    纳木错——那根拉——当雄——堆龙——拉萨   244公里

 

 

       昨天还在担心通往那根拉山口的路会不会封掉,而今天早上却已站在了那根拉的冰天雪地里了。

 

        见过积雪,可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厚的,白的不掺一点杂色,宛如童话里的白色世界。那根拉山口虽然海拔接近5200米,但平时是没有雪的,一场不期而遇的中雪让我们见到了如此盛景,让我们这些一年都看不到几次雪的人欢呼雀跃,滚打摸爬了好一阵子,就像是回到了孩童时代,躺在雪地的感觉真好。

 

 

         过了当雄县就是青藏公路,再走一次这段路,特别的亲切。一列火车从身旁驶过,这就是著名的青藏铁路,世界上第一条穿越冻土地带,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该铁路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格尔木到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新建线路1110公里,途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拉萨。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960公里,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公里。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段),于2001629开工,200671正式通车。铁路的大部分路段与青藏公路平行。正是这条天路,把我带进了雪域高原,进而迷恋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会不会再坐火车到拉萨,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xml:namespace>

 

        都过羊八井了,八千里路云和月,真的要结束了。看看身边的伙伴们,有一脸的疲惫,更有回家的喜悦,而我更多的是不想回去的尴尬,有种再要走下去的冲动。可家始终要回的,就像鸟儿总要归巢,毕竟,我们只是这片土地的过客而已,但在我的灵魂深处,已把西藏作为我最后的归宿。

 

         回到拉萨,洗去一身的尘土与疲劳,找了一家在当地人口碑不错的藏餐厅,犒劳一下自己。机器猫是个吃货,美食家,一路的菜都是她点的,还真是不错,蛮对胃口的。又是该她发挥的时候了,对着陌生的菜名,专门点那些看上去就很好吃的,结果你知道怎么着,居然是一桌的点心,还好有个汤不是,笑得我们肚子都痛了。但我们都很开心,在欢声笑语中消灭了所有的点心。

 

        其间,格桑以藏族人的最高礼仪——献哈达,敬酒,欢送我们……

 

        一路走来,我们五人相互照应,相互理解,顺利走完了阿里大北线,在此,我衷心的感谢你们,希望有机会再次合作

 

        

        说一声再见,因为明天我就要离开。

         说一声再见,因为飞翔是我的梦想。

        说一声再见,可能今夜我会感到难过。

        说一声再见,即使我真的不愿说再见

 

     

        最尊敬的人——路上磕等身长头的虔诚的藏族人

 

        最感谢的人——司机格桑,有了你,我们什么都不怕

 

        最敬佩的人——苏苏奇,一路的感冒走完了全程,毫无怨言

 

        最美的雪山——冈仁波齐峰

 

        最美的错——当惹雍错

 

        最美的村子——文布南村

 

        最美的线路——阿里大北线

 

 

     

                                          全文完   201312月写于上海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