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写下这个博文标题,我就在思考如何从阿拉伯女人厚厚的面纱下撩开那些神秘,发觉欲望的背后是什么。在整理照片时,发现其实我不小心拍到了一张中东女子极致妆容的侧面,虽不及沉鱼落雁,因为那份神秘,也颇有“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之感!

      迪拜,从来都是跟富得流油、纸醉金迷、烈日炎炎、遍地黄金这些词联系在一起,然而去了一趟迪拜博物馆,以及看到在脏乱的老迪拜集装箱码头那些“外地搬运工”如何辛苦工作,我才发现了在这些满是欲望和浮华背后的一个真实的迪拜;一个极具贫富悬殊、一个常年被高温炙烤、一个人人都想拥有LV的迪拜!

      贯穿市区的双层观光车,www.bigbustours.com 成人每日60美金,你可以在任何地点上下车,参观好景点后再等候并搭乘下一班去另外一个目的地。不过,个人觉得60美金还是比较贵的。

      迪拜是个王国,但并非独立的国家,而是由七个小王国组合成的阿联酋中的一个联合酋长王国。这个七个酋长国都是相对独立的王权统治的地区性王国,由这七个国王组成议会民主选举联合国家的总统。


      迪拜老城有一座博物馆,记录着迪拜屈指可数的历史。博物馆是座早期的国王的城堡,约200年的历史,占地约1000平方米左右。展馆大部分在地下,地面中有采珠的原始独木舟和土著民时生活的旧式草屋。一部录像片用几分钟的时间讲解了迪拜的近代历史发展的过程,最辉煌的则是石油大量开采之后的近十几年,尤其是大量的美元从美国的国债回归之后的变化。实物展中则从最原始的手工业分工,最原始的集贸市场、最传统的宗教教育开始,回顾了沙漠时代中的生物及动物的种类和人民的生存方式。

      迪拜博物馆门口的旧式帆船,折射出在这个国王早期,面对着这一片贫瘠的沙漠与海洋,只能用骆驼与渔业为生的历史。

      如今6800平方公里的荒沙地中,产生了居世界前列的GDP,人均收入超过了3万美元,是个奇迹。

      旧迪拜城墙 Wall of Old Dubai

      旧城墙、炮台

      迪拜博物馆 Dubai Museum

      旧式尖头船,任然凸显老迪拜的看家支柱:渔业

      成都有句老话: 城墙刀拐加炮台,不晓得说的是不是这里哦?!

      旧式渔民家里,谁家没有几顶草帽呢?

      搬运工

      运货的小驴子

      那时候男人的地位就很高

      布摊

      生活常态

      家里。。。最淳朴的民风则来自于历史的奴隶制,甘为人服务的等级观念,即使在人均收入已进入世界前列时仍在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朋友小聚

      传统服饰


迪拜港

      老迪拜港码头。。。迪拜港是连接亚洲非洲欧洲之间海运联络的重要支点,航海技术让迪拜的海港变成了海水河插入内陆腹地的重要码头,开始成为了重要的世界贸易周转的港口。旧的迪拜老城区也主要的分布于迪拜港的两侧,但最早的生意人却是伊朗的商人和统治国、殖民国的外来人口。

      老迪拜港码头,在这里打工的几乎是外国人。看了超7星级的酒店,逛了满眼金碧辉煌的购物商场,看到这卸货码头的无须和凌乱,我有点穿越,我无法把眼前的情景和前几天的迪拜印象联系起来,我无法判断这究竟是哪个城市。

      这个城市的法律规定不许乞讨,整个国家中确实也看不到有乞讨的情况。这些国外的劳动者,用自己的双手赢得自己的财富。在迪拜,已经形成了本国人对外国劳动力的依赖,同时形成了依靠外来劳动力的雇用劳动而创造财富。

      但最可怕的恰恰是这种高福利与无忧的生活条件会让国民失去了竞争意识,仅仅依靠地下的财富和国王的补贴现在能过上好生活,发展中反而会被社会的进步而淘汰。由于本国人口的数量少,因此本国人口的就业也就不成为问题,基本是政府给以安排,如公立的**、国家的通讯、政府的机构、城市的管理、警察等国家的职能机构中都以安排本国国民为主。而商业的市场的部分则由外国的公民与劳动力为多。从这里我或许找到为什么我们办理入关手续时,那些工作人员慢条斯理、爱理不理的答案了。

      和旧迪拜码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迪拜无数高档商场:

      在迪拜的几大商场里,我发现最喜欢买奢侈品的是阿拉伯女人和中国人。。。

      咖啡馆小憩的美女们

      因本国居民太少,为鼓励增加本国人口,国王给以了国民最高的福利与生活保障政策。十二年的义务教育,全部都是免费的。申请出国深造与留学也是国王出钱补贴的。本国居民的医疗全部是免费的,七个小国中互相之间的医疗也是免费的。过去连外国人就医也是免费的,后改为要支付低价的挂号、医疗、医药等费用,而本国人则连挂号费都不用支付。

      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移民,迪拜,去阿联酋吧!哈